我接触的国内和日本的机械制造业企业,最忌讳的就是现场操作员自行处理不良品

【本文来自《我曾经去德国学习,德国的工人干了废品自动扔进废品区,中国工厂完全不是》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因为工作关系,本人接触的恰好机械制造类企业多,德国虽然没去过,但高度怀疑你的说法。因为本人接触的国内和日本的机械制造业企业,最忌讳的就是现场操作员自行处理不良品。不良品和废品是两个概念,现场操作员自检发现的只是“不良品”,没有达到工艺卡或现场检查表标准的,但是否报废,现场操作员没有权力决定,必须由现场负责人、巡检员、品管等才能决定。

所以操作员在自检发现“不良品”后,必须放置不良品放置处,后续由有处理权力的负责人员处理。德国企业的管理也应该遵守质量管理的基础,常识上现场操作员是无权处理的。

现场操作员现场处理不良品,在质量管理和操作上弊端非常大。

1. 操作员有一整套工艺操作流程,保证生产良品。而报废是完全不同的工艺流程,需要另一套操作流程,设备等,将生产良品与报废混同在同一套工艺流程中,缺乏制造和质量管理的合理性。

2. 产生不良品的原因有各种各样,企业需要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改善工艺或质量管理。如果操作员自行报废,则不良原因无法发现,这对企业是非常不利的。

3. 自行报废与放置不良处,实际都是现场管理的水平。如果因为害怕不良品不报废回重新流入良品的话,只能说明企业的现场管理的水平低,标识不明确,或动线有问题。

发表于日本
01-03
社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格陵兰岛催美欧:要我们找中国?

“再见,华盛顿!你好,北京!”

“转向中东和加拿大后,中国买家不回头了”

立即生效!特朗普政府暂停留学生签证面试

驻哥伦比亚大使:中国来这是为了合作,无意取代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