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生娃而不养娃,就如同生了个仇人一样
【本文来自《“出钱可以但别想让我们带孙子”,报告称老人是提升生育意愿关键因素,大家咋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而感情是用共处的时间换来的,如果只生娃而不养娃,就如同生了个仇人一样,日后就会承受被仇恨折磨的苦难。
身边有个例子,夫妻双方都是单位部门负责人,工作繁忙,生了一儿一女。日后儿女都很通情达理,与外界交流都很通畅,外人对这对儿女评价也不错。但儿女与父母相处如同路人,母亲患癌,但母女之间口角不断,母亲常常被女儿气的浑身颤抖,最后病情恶化去世。熟人都说是女儿把母亲气死了,但女儿与他人诉说时则是一肚子委屈。很不幸的是,女儿也患癌,不久也去世。
母女之所以成为“冤家”,原因就一个,孩子生下后一直在姥姥和姑姑家寄养,孩子内心恐惧、焦虑和封闭父母并不关注,孩子认为自己是被父母“抛弃”了,于是仇恨的信念代替了亲情,互相攻击成为相处时期的常态,彼此的行为都变得非理性,就是让对方去死也不解气的那种态度。孩子“懂事”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表演行为,因为这样做会得到他人的表扬,从而使自己能获得某些“奖励”。但内心则是非常抵触的。
是否生娃真的是需要规划的大事,如果下决心生,千万要坚持自己带,即使打孩子、骂孩子,只要能长期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身心就能保持健康状态,等自己老去的时候会发现,最最关心自己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孩子再忙也会尽量陪伴不断老去的自己。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银行里有存款肯定会收获利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