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一系列社会问题,开始大规模动摇女性是男性合作者的定位
【本文来自《男大学生狂殴女生:情商教育刻不容缓》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那你不问问女生为什么动手打人?合着男的如果使坏把女生激怒,让女生打一下,然后男生就可以随便打女生了?还有你的意思是不是以后女生可以随便让男生欺负,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因为如果女生如果反击必然要遭到男生的攻击嘛,所以就让女生忍一忍好了?
我要说,男打女和女打男,鉴于双方的体力差距,那后果是不一样的。女的徒手打男的,男的无论如何都不会受重伤,而男的不用太费力气就能把女的打伤打残甚至打死。
所以,无论女生再怎么样,男生最起码可以躲吧?打女人的男人就是个垃圾——这叫恃强凌弱。
以往男的让女的,是基于社会形成了稳定的男女合作机会。
的确男女在性别方面存在差异性区别,但是男性认为女性是自己的合作者,所以社会整体一定程度对女性的忍让是让这个合作关系稳定。这是我们形成的历史上的男性对女性的礼让传统。
但是现在男女的合作态势,已经被动摇了。
在劳动力层面,女性在很多领域成为男性的竞争者。但是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新中国以来,女性从业形成了对家庭经济生活的更大保障的局面,这种竞争性的增加,并不影响男性对女性的合作者定位,相反更强化了。
但是最近这些年一系列社会问题,开始大规模动摇女性是男性合作者的定位。比如高彩礼问题,比如高离婚率问题,比如低结婚率问题,比如那些跟随西方斗争博弈策略的西方女权,都在严重动摇女性是男性合作者的社会定位认识。
一旦女性被男性定位社会博弈的竞争者。今天的局面只是未来无数类似事件爆发的开胃菜而已。
因为男性经过上万年的社会实践和博弈,形成非常明确的博弈逻辑,必须在博弈过程中非常理性清晰认识博弈双方的力量对比,弱者对强者的臣服和退让是弱者生存的智慧。一旦没有足够理性,正确评估博弈双方力量对比,进而发生对抗性博弈,必须分出胜负,甚至不死不休,败者要承担失败的严重结果。
所以中国历史传统,强调以和为贵,就是在规范(限制)强者力量的随意使用,以和为贵是保护弱者的,因为社会博弈一旦破坏了和平合作的基本形态,就必然要分出输赢和生死。
所以这些年,包括采取对抗性策略的西方女权主义的参合下,让更多男性对女性的认识定位,起码在特定领域的认识定位,女性已经不是男性的合作者,而是竞争者。
与竞争者之间一旦破坏和平,必然就是势强凌弱。这就是社会现实。
越来越多女性进入社会,参与社会的竞争和利益的博弈争夺。就要搞清楚参与各方的博弈策略和一般性思维。
你打不过别人就不要挑衅别人,一旦斗争发生,就要分出胜负甚至生死。
搞清楚现实的这些社会博弈逻辑,谨慎选择博弈策略,就是女性群体进入社会参与博弈需要补足的课。
法律不能阻止你挨揍,只能事后惩戒。
想用法律惩戒来阻止自己挨揍,我想得经历足够多挨揍案例才能成吧!
记住:当一方愿意,战争就可以展开,但是要双方都愿意,和平才能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