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和现在的医疗保障制度》

过去的医疗保障制度:

(1)公费医疗(国家保健服务制):享受对象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革命残废军人、大中专在校学生等。资金来源:国家财政预算资金。报销范围,基本免费。

(2)劳保医疗(企业保险制):享受对象为企业人员、公司职员等。资金来源:企业、公司福利留成。报销范围,基本免费,直系供养亲属如子女,可以享受一半报销待遇。

(3)合作医疗(互助保险制):享受对象为农民。资金来源:集体与个人共同筹集。报销范围,视资金而定减免,报销范围比例不一。

从以上医疗保障制度可见,各行各业就业人员有医疗保障,非就业人员没有医疗保障或者部分享受医疗保障。

从资金来源可以知道,有稳定和不稳定的区分。对于享受劳保医疗保障同样是企业、公司单位,有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之分。集体所有制里面又分大集体和小集体。由于福利待遇不同,新就业者都不愿意去集体所有制企业、单位而希望去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工作。同样是全民所有制企业或公司,80、90年代由于企业生产经营自负盈亏,福利经费来源紧张,不少单位成员一整年才能报销医药费一次而不能随时随地医疗保销,甚至被拖欠医疗费报销款。而对于一些福利待遇丰厚的个别企业、行业,医疗保险费用准备非常丰富,在80年代里就有单位成员乘飞机去超大城市就医看病的报道。即使享受公费医疗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在80年代以后就医需求高涨,财政预算资金入不敷出、捉襟见肘无法维持下去。其根本原因一是工作人员基数加大,二是50年代初期参加工作的小青年到了80、90年代已经60岁左右上下了,进入人生中老年需要医疗保障资金更多的时期了。农村医疗保障基础更加脆弱,农民是医疗费报销范围最小的群体。“赤脚医生”是当年农村解决就医难的一个创举,只能解决小病小灾。疑难病症、需要住院治疗的时候,“赤脚医生”也无能为力。所以,“赤脚医生”的能力大小和发挥范围,从城镇人群中发出的评价肯定是不靠谱的。要不然为啥城镇里就没有或者不实行“赤脚医生”制度呢?

现在的医疗保障制度是过去的改革。目前医保主要有四种类型,分别是: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针对有城镇工作的人群,由单位在社保部门进行参保登记、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的医疗保险制度,旨在为城镇职工提供医疗保障。这里的“城镇职工”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各种所有制的企业、公司等等各类工作人员,统一缴费、报销范围和标准。

2.新农合医疗保险:全称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主要针对户口在农村的人群。该制度旨在为农村居民提供医疗保障,减轻其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

3.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针对没有工作且户口在城镇的人群,可以认为是城镇非就业人员。该制度通过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为城镇居民提供医疗保障。

4.离休干部医疗保险:专门为离休人员和革命伤残军人设立的医疗保险制度。这些人群可以享受基本的医疗费用全额报销待遇。

以上除第4种外,绝大多数人员符合前面的3种医疗保险制。也就是说,现在的医保覆盖了全中国百分之九十几的人口,同时也需要自己投入资金加入这些医疗保险制度。

发表于安徽省
2024-08-13
社会 生活 健康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