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堑壕战

俄罗斯很有战略定力_风闻 (guancha.cn)

1. 俄罗斯的远期战略目标是“全吞乌克兰”,这个目标俄罗斯大多数国民都知道或者已经预感到,只是台面上的普京从未明确承认。

2. 全吞乌克兰以及之后战后治理的最主要障碍是什么呢?是现在法律意义上的乌克兰人。留下来的越多,越是为战后治理留下不稳定因素。

3. 所以俄罗斯中期的战役目标,并不是占地,而是“噶人头”。一城一地的得失并不关键,甚至还需要主动后撤来拉扯敌方阵线来提升噶人头效率。

4. 低烈度动员+车轮战的战略背靠俄罗斯数十倍于乌克兰的国力优势,是俄罗斯并不掩饰的阳谋。低烈度动员比总动员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小得多,既不会直接打得对方投降和谈(这不是俄罗斯想要的局面,因为政治上如果乌克兰直接投降,俄罗斯就不得不收手),又能有效延续战争,从而噶更多的总人头。这才是俄罗斯更想要的局面。

5. 当然我也不否认,不总动员的客观原因之一是没有总动员的能力。失去总动员能力是现代国家的通病(CCP也不例外),长期处于和平的状态可以轻微增加总动员的效率,但总体来说现代国家已经无法使用总动员作为进攻战的战略了(现代城市钢筋混凝土森林的现实成指数级推高了破坏所需要的炸药量)。基于同样的理由进行推论,欧美对于乌克兰也不可能提供什么足以改变战略态势的援助,所谓的“北约联军干涉”不过是天方夜谭。

6. 层出不穷的高科技+民族主义意识强化,将战争形势重新演变成了堑壕战——本质是对耗国力,消灭人口,而不仅仅是争夺土地与统治权。

7. 俄乌反目对于中国人的启示在于:不要对所谓的“同一民族”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外人看来,俄罗斯与乌克兰同属斯拉夫民族,甚至在历史长河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都是并肩作战多过兄弟阋墙的,怎么就突然你死我活了呢?答曰:民族主义从定义上划下第一条线开始,其自我区隔的意识就会开始滚雪球。这个问题目前是没有“和平解法”的,必然以其中一方被完全消灭才能停止。对于两千年前就完成大一统的中国人来说,这点倒是不难理解。

延伸阅读:武统方案的内蕴悲剧_风闻 (guancha.cn)

发表于上海市
2024-08-13
国际 港台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共和党也裂开了,“这完全是黑手党!我们会后悔的”

“美国发明的,咋又成中国主场?这就是当下态势…”

美国H-1B签证费猛增至10万美元,印度急了

3个月了还在审,“特朗普想榨干盟友”

菲律宾“万亿比索游行”,马科斯面临重大政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