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社会化抚育可作为必由之路,不过过去的厂办所也不能拔高
【本文由“老陈哥2018”推荐,来自《社会化抚养/保育,是恢复人口出生率的唯一办法》评论区,标题为老陈哥2018添加】
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一谈。
你说的我基本赞成。走相对便宜,质量较好的社会化抚育,并在全民推广,是一条必由之路。
一增加岗位和就业。
二解决“没人看孩子”这个最大的难题。
但你文中有几处说的不对,因为我自己就是一岁就被送去厂办托儿所。直到上幼儿园。
————首先,那时候的幼托质量,阿姨的细心和照顾程度,并没有你说的那么好,
是有厂办幼儿园不假,但哪个厂子也请不起那么多人和场地去专门看孩子。
一个阿姨,往往要照二十多个孩子,照顾的质量可想而知。那个时候孩子哭了没人管,屎尿糊在屁股上是经常的事情。很多父母现在都可以回忆起来,去接孩子发现孩子被绑在尿桶上或者哭的喘不过气这样的情况。并且孩子多了,阿姨耐心就低,那个时候阿姨对孩子是有打骂行为的。
只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现在不同。家长并不认为有什么,有地方看就不错了。————但现在肯定是不行的。现在出现这个问题,被家长抓住了,肯定要霸榜微博热搜一星期。。。。。。家长是不会轻易了事的。
可是,你要提升幼托的质量,就要招聘大量的幼托老师,“对幼儿进行一对二,甚至一对一的照顾。”才能勉强达到家长的需求。
不然不会有家长敢把孩子送去。
但是,你聘请那么多阿姨,还对阿姨的素质,水平有要求。那么无法避免的就是“幼托价格的上升“
以目前的经济状况,一个三个孩子的家庭,要持续支出每月大约9000元的”幼托费用“,一个孩子连幼托带吃饭起码要3000. 这还是特别普通的非高端的幼托服务。
几个家庭支付得起?
所以,最核心的问题,还是目前生存艰难,老百姓兜里没钱。
用老人有各种矛盾和问题。学其他国家养着妻子做全职主妇,在其他国家也许行,但我们国家不行。因为我们国家得抚养比是1:1.
————意思就是在中国,男方一个人得收入,无法维持全家老人孩子五六口人得开支。必须妻子出去工作才可以维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