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层村干部的视角看待秸秆禁烧
秸秆禁烧不仅是环保的需要,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对于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循环经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其重要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善大气质量。焚烧秸秆会释放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和颗粒物,严重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禁止焚烧可以显著降低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改善空气质量。二是保护生态环境。秸秆焚烧不仅污染环境,还会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肥力。通过科学的方法还田或用作饲料和能源,可以促进土壤固碳增汇,提升土地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增加农民收入。将秸秆转化为饲料或能源,不仅可以减少粮食消耗,还能为农民提供额外的经济收益,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四是维护公共安全。秸秆焚烧可能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禁烧可以减少这类风险,保障公共安全。五是支持国家政策。秸秆的有效利用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即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
基层村干部作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桥梁,需要在推动秸秆禁烧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综合措施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一是宣传教育。基层村干部需对村民进行持续的宣传教育工作,讲解秸秆禁烧的环保意义、法律规定及潜在的危害,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二是示范引导。村干部应带头执行秸秆禁烧政策,利用自己的田地进行秸秆还田、制作生物质能源等示范,向村民展示秸秆综合利用的可行性和效益。三是组织管理。组织村民制定具体的秸秆处理方案,比如建立秸秆收集、存储、运输和处理的服务体系,确保秸秆得到有效处理。四是监督巡查。在秸秆焚烧高发期,加强田间地头的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并制止违规焚烧行为。五是政策对接。为愿意采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农户提供技术和政策上的指导和扶持,比如争取政府补贴、提供技术培训等。六是问题反馈。及时了解和反馈村民在秸秆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寻求上级政府的支持和解决方案。七是激励措施。探索建立激励机制,对于积极参与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农户进行表彰和奖励,形成正向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