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被要求学音乐,对外说是陶冶情操,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的中考政策能加分

【本文来自《本以为日子过好了音乐能赶上日本,可现在甚至还不如20年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看到学音乐的话题,说下个人经历哈,92的,非音乐从业者,目前纯爱好。

1、小时候被要求学音乐,对外说是陶冶情操,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的中考政策能加分;

2、器乐是爹妈给选的,选了个长笛,一则是男孩子学这个的少,竞争的少,二则是我妈个人喜欢;

3、9-12岁的三个学年里,基本就没怎么好好过寒暑假,写完了作业就得起来练乐器,用家长的话叫“换换心情”,然后心情一换就2个点,上午下午各一次,晚上看心情,每天至少4个点起步;

4、开学后更累,因为有管乐特长,还被迫选入学校鼓号队,放了学还要练上一个小时小号才能走;

5、代价就是学校天天腮帮子疼,嘴唇常年起皮没好过,高低肩很严重,大小球一概不会,纯运动白痴;

6、学了三年,考出了9级,中考用上了,但是学习本身一般,加了分也就那样;

7、高中之后不再要求我学音乐了,但是我个人除了音乐以外实在没其他爱好,所以课外时间还是各种捣鼓乐器,爱好之下又自学了吉他;

8、但在父母眼里,那会玩吉他是不良爱好,因为妨碍读书考试,说白了就是高考没有特长加分,也不想让我考艺术类院校。

9、那会挺逆反的,老是因为玩乐器的事跟爹妈吵架,不过还好高考时超常发挥,没耽误正事;

10、读大学的时候,我才第一次认识到有音乐特长的好处:招女孩子喜欢,效果拔群。具体原因不详。

11、所以大学期间经常蹲酒吧,一开始是把妹消费,后来认识了几个圈里的闲散哥们搞了个乐队,一边玩一边演出挣酒钱,不知不觉接触了很多不好的东西,好在没有生病、违法或者成瘾。现在一想起来就后怕。

12、大学毕业后,找了份稳定工作,发誓远离黄赌毒,自己一个人上班下班宅在家里练琴,没人欣赏,但是自得其乐。从那时起,我才真真正正感觉到音乐给我带来的快乐。

13、现在已经成家养俩娃,媳妇跟我家庭近似,也是从小学艺术,会画油画,家里还有几幅她临摹的梵高和莫奈。每每我俩聊起来孩子将来学特长的问题时,都是一个观点:绝对不逼,他们自己喜欢、高兴就好。

14、前天我家老妈突然问我,小时候的梦想到底是啥?我说:学烹饪,长大了立志当国际大酒店行政总厨。她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15、说重点,为啥音乐圈不行?因为好人不入圈,因为环境不入目,因为习惯不入流:

一个缺乏良好教育的人,在一个纸醉金迷的环境里,养成了一个不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习惯。那么他即便运气再好,也会有用光的一刻,早晚还会回到那滩烂泥里,永远飞不上天。

所以,音乐没有错,学不会,爱好可以;学会了,从业可以;只有学孬了的,才会入圈。

发表于山东省
2024-05-13
文娱 教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方回应加拿大“捅刀”:没有法律依据,只会损害合作

美媒慌:特朗普瞎折腾,让中国上分

“日本政府警告日企:若台湾有事,自己想办法”

“特朗普一顿操作,龙象这回真要共舞了”

特朗普“步步紧逼”,欧盟准备“四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