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拆解美股神话

阅前提示:全文系说书人潘达路边演绎,所涉及相关产品及其他信息等均不构成任何推荐或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一直以来,美国经济在外界处于一个神话位置。而美股更是神话中的神话,在去年A股的暴跌中,对于新生代的股民和新一代的从业者们而言,这个美股神话得到更大力度的加深。

现实中并没有永动机式经济神话,怎样拆解美股神话,或者说美帝国将如何崩塌,很值得解释一下。

一段时间,“相信国运,定投纳指”甚至成为市场上不变的操作理念。

往好一点解释,人们都相信国内经济的长远,坚定看好长期,但是从实际的盈利和改善个人收入状况来说,参与者都直接选择“定投纳指”。

500

对于对美国经济以及金融模式有一定研究的人来说,都会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美国的经济霸权是依托美军、美债、美股构成的一个“三位一体”的循环体系,从而某种程度上实现“经济永动机式”增长。

作为美国经济的核心保障,美军显然是维护这一“三位一体”体系的底层力量。国内知名的永动机狂热爱好者黄维,黄悟我表示,美军是不可战胜的。

500

今天的世界,美债这种国家级庞氏,已经在崩塌。老话说的好,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现在市场的参与者们需要想清楚自己的参与程度,是否选择与美帝国一起崩塌。

这不是一个个人或者一个公司的思考,这是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国家的思考。

自二战构建现代国际政治体系以来,美国围绕《联合国宣言》,依托战胜国全球驻军优势和“援助”欧洲重建的马歇尔计划,开始扶持盟友抑制共产主义运动,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冷战的成型和北约的建立。

美国通过没收、接收欧洲的产业、技术、科研、工人等资源,一举奠定全球TOP2位置。在冷战中,通过穿梭外交逐步组建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延伸开来美元绑定石油的全球货币锚,实现新兴帝国形态构建。

正是这一系列的操作,使得美元成为正真意义上的美金,“美元就是黄金,黄金就是美元”。全球资产的锚定物从传统的黄金直接变成美金。

这方面的内容我之前写过,参见《新浪潮来临之际,回顾全球投资标的转换》。

掌握铸币权的和驻军权的帝国,一时风头无两。从尼克松到布什到奥巴马,帝国想打谁就打谁,就像“阎王要他三更死,不会留他到五更”,从来没手软过。

500

这一强势的霸权模式,即维护了帝国地位,又稳固了帝国货币经济循环模式。

可惜的是越战泥潭吞噬帝国的扩张。美元又从美金衰落回美元,到后来加息大放水,直升机撒币,使得美元直接变成今天的绿纸。

500

这既是帝国的兴衰转换,也是帝国货币的扩张与收缩。在这个“三位一体”的经济循环模式中,美债的变化也深刻体现了帝国的兴衰。

目前美国国债余额已经超过34万亿,大约其经济总量的1.3倍。也就是说,美国每年的经济总产值根本不够还债。

美债额度超过美国经济总量,这也成为美国经济是一个巨大的国家级庞氏实证。

34万亿这一个庞大的债务总量,每年的利息是很恐怖的。哪怕是利率最低的债务,也有4%左右,最高的达到5.5%以上,各期限国债的平均利率都达到了4.8%左右。

假如按照4.8%的利率计算,34万多亿美元美国国债,每年的利息就是1.63万亿美元左右,平均到每个月就是1300亿美元左右。

而作为经济“三位一体”的另一环,美军军费支出显然不及美债利率支出。美债在规模超过美国经济总量之后,美债利息也实现了对美军军费的超越。

500

根据美“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2024财年美国防部、能源部、情报界、国务院的国防相关预算达8863亿美元,预计占美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2%,是冷战后美国在和平年代占比最高的一年。当然,这个数据没有涵盖计划外的美军军费支出。

1.63万亿美元左右的美债利息对比8863亿美元的美军军费,显然美债利息大概也是美军军费的1.2倍。

以美债的这个增速和利率增幅,眼一闭一睁,帝国的一年的军费就蒸发了。帝国的债务增长远超军务增长,何谈遏制东大。

数据之外再讲点实例。以俄乌冲突前线消耗的美制155毫米炮弹来算,目前美国以及其欧洲盟友已经无法按时向乌军提供前线所消耗炮弹。

路透社曾报道称,2023年欧盟计划一年之内向乌克兰转移100万枚155毫米炮弹,但实际转移的炮弹数量只有48万枚。

其中欧洲方面仅生产了6万枚,剩下30万枚是库存,其余12万枚的是在欧盟以外购买的炮弹。

有分析表示,军工企业认为155毫米炮弹不是未来战争的核心武器,因此缺乏订单,没有准备好大规模生产炮弹。

500

乌军使用美制M777火炮图源:乌克兰国防部

对于乌军前线的炮弹需求,欧盟计划在今年用4个月的时间来扩大军工生产。有路边社消息称,当下乌军的炮弹需求主要依靠韩国制造支持,韩国制造已经成为北约军火库第一来源。

在本月初,《金融时报》再次揭露,欧洲超过七成的火药棉依赖东大供应,出于担心东大“卡脖子”,欧洲防务企业正“尽可能多地采购以填补库存”,有军火商已囤积了可供三年消耗的库存。世界工厂总在你想不到的地方偷偷露脸。

500

对于此事,好事的网友表示,东大应该将出口的棉花全部宣称是新疆生产,可以考验一下西方的政治正确,看西方如何自圆其说。

另一方面,作为帝国武备维持的核心,海军战舰更新也极为缓慢。

据观察者网援引美国海军协会网站4月3日报道,最新的一份造船评估报告中,美国海军几乎全部建舰艇都将面临延迟交付的问题。

其中美国海军“星座”级护卫舰(FFG-62)首舰预计要到2029年才能交付,比原计划的2026年晚了3年。

500

美国海军“星座”级护卫舰想象图

除了星座级以外,在建的“哥伦比亚”级弹道导弹核潜艇首艇(SSBN-826)预计延迟12到16个月,“弗吉尼亚”级BlockⅣ型核动力攻击潜艇也预计要延迟3年,“福特”级核动力航母“企业”号(CVN-80)则预计推迟16到18个月。

“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登陆舰、“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等舰艇也面临延迟,但是延迟时间“稳定且符合项目经理的预期。”

对于造成延迟的原因,美国海军表示,设计成熟度问题、供应链问题以及船厂难以找到熟练工人等问题导致造船厂无法如期交付军舰。

一环套一环,以点及面,这都是帝国武备松弛的实质表现。实际上,对于业内人士来说,这一切的问题并不意外。

自美国经济脱实向虚,逐步转向金融空转的时候,帝国的武备就已经开始逐步衰落。

在冷战时期,依靠苏联的威慑,帝国武备还有一定更新。苏联解体后,帝国的武备便逐步开始了吃二战和冷战老底。

二战结束70多年后的今天,帝国的老底也亏空到难以为继,以至于帝国武备费拉不堪。

帝国武备难以为继,美军军队建设开始崩塌,这意味着美国经济“三位一体”的循环也在崩塌。

作为“三位一体”循环的另一环,美债的循环核心依靠帝国武备所维系,驻扎在海外的四等人们是帝国金融霸权的压舱石。其盟友以及被保护者们,通过购买美股和美债来向帝国交保护费,交投名状。

500

当帝国军队良家子开始舍身取义

然而这一环这些年也在逐步崩塌中,美国盟友以及受其保护者们所购买的美债份额都在逐年下降。毕竟都被反复的加息、降息抽干流动性,韭菜还没长好。

据财联社3月20日报道,美国财政部2024年1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美国主要海外“债主”出现明显分化,前十大海外“债主”中有五个增持、五个减持。

在前十大美国海外“债主”中,1月增持和减持的阵营“五五开”。当月选择增持的国家包括了日本、卢森堡、加拿大、开曼群岛和法国,日本增持幅度最大。

当月选择减持的国家则包括了中国、英国、爱尔兰、比利时和瑞士。其中比利时的减持幅度最大,单月减持了213亿美元,中国紧随其后。

500

若涵盖所有海外“债主”,1月份总体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从12月份创纪录的8.06万亿美元降至了8.02万亿美元。

报告还显示,1月份所有外国对美国长期、短期证券和银行流水的净流出88亿美元。其中,外国私人资金净流出269亿美元,外国官方资金净流入181亿美元。

这些美债资金的流出,也有不少转为对美国长期证券的持有,好像所有人都在玩“定投纳指”。

500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债的十大持有人中,卢森堡、开曼群岛、爱尔兰、瑞士均为知名离岸经济体,这种离岸经济体,更多的是过路经济。

显然这些美债持有离岸经济体均可以看做是一个个超级巨大的“散户”。

股市老司机都知道,散户的情绪是最好引导的,那么引导离岸经济体的走向一定理论上也是可以实现的。

500

外界可以通过观察分析美债核心持有债主中,离岸经济体的规模扩张与收缩来分析“超级散户”对美国经济的看法。

而主权国家对于美债的增持或减持,则反映对应时间点,该国对美国政策的调整变动。

由于美国联邦政府连年赤字,只能通过发债来维系联邦政府运作。当前高利率水平导致利息成本上升,迫使美国不得不通过接连不断的国债发行来融资。

在美联邦政府发债——维系政府运作——税收——偿还利息——政府发债这个借新债还旧债的循环中,国经济“三位一体”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

这个国家级庞氏需要有足够的武备来维持,没有人愿意生长脖子做一颗大韭菜,让美帝国这么收割。

即使像英国这样的美国铁杆盟友也在扒拉自己的小算盘。而日本这样,被美国驻军,把握政治、经济命脉的殖民地,显然只能一条路走到黑,选择被美国爆金币。

500

这几天日元兑美元的汇率表现,再次深刻展示帝国爆金币的能力

在美国34万亿美元的债务中,大约22%是政府债务,剩下的78%是公众债务,而这部分公众债务里,美国债权人占比约为70%,国际债权人占比约30%。

财富是需要实体物质支撑的,或者说是需要实际购买力支撑的。在美国这种金融空转模式,其经济已经完全脱离实体物质的支撑,

而美国债权人里,美联储就是最大的玩家,剩下的就是共同基金、养老基金、银行和保险公司等。

而美联储的传统艺能就是用QE和QT来控制购债计划,进而调整资产负债表,达到控制市场流动性的目的。

美联储QE和QT则实质性的操纵了美股的上涨,在美股这样极端的指数组成模式中,只要做好对“一篮子股份”的操纵,自然可以塑造美股神话。

众所周知,当下的美股核心依靠大型科技股支撑,也就是维系帝国辉煌的美股“科技7巨头”(Magnificent 7)。

“科技7巨头”的造富神话也在反复加深外界对美股的迷信,“相信国运,定投纳指”。

500

然而今年以来,“科技7巨头”也出现分化,苹果、特斯拉开始“掉队”,英伟达、Meta、微软、亚马逊四家则在一季度快速上涨跑赢大盘,成为新“Fab Four”(披头士四人组),美股市场愈发集中。

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FAANG,从FAANG到“披头士四人组”,美股已经集中到只剩4支核心股来维系市场。

对于市场而言,越是集中的资源就越是好操纵。既然帝国能通过操纵“科技7巨头”来维系美股神话,那么对手也能通过打击“科技7巨头”来削减帝国神话,正如硬币的正反两面。

围绕美股“科技7巨头”进行生态和产业链打压,自然会引发其股价波动,从而形成一定的羊群效应。

这是一个倒数叙事,4,3,2,1,0……

当代金融创新的模式,主要就是玩不同的庞氏,或个人,或群体,或国家。庞氏金融的核心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如果有一天,这个拆东墙补西墙的行为难以为继,那么这个庞氏的游戏也就会发生暴雷。

而吹泡泡,放大庞氏,是需要实体物质或者说是实际的购买力来支撑,这是一个边际和度的问题。

500

当下,美帝国这个经济金融“三位一体”的庞氏,所有的链条都在崩塌,显然帝国崩塌的那一天已经不远,市场情绪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此刻,美帝国的这个国家级金融庞氏,就像皇帝的新衣,需要一个人来戳穿。当这位戳穿者站起来准备动手的时候,帝国的“三位一体”庞氏循环还能支撑吗?

而一些大的经济体的主权投资基金,恰恰可以用来戳破皇帝的新衣。

发表于上海市
2024-04-16
财经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格陵兰岛催美欧:要我们找中国?

“再见,华盛顿!你好,北京!”

“转向中东和加拿大后,中国买家不回头了”

立即生效!特朗普政府暂停留学生签证面试

驻哥伦比亚大使:中国来这是为了合作,无意取代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