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抑郁、孤僻等各种心理疾病增多,也是理所当然的

【本文由“Jieka”推荐,来自《厕所要烟或半路要钱的学生,是老师学校的能力和权限能够处理的了的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们都是时代得亲历者,反思过往的经历,懵懵懂懂中有些明悟,大概的过程是这样的:

1、最初是去”榜样“化,比如80年代几次社会大讨论,”大学生舍身救老农值不值“,”赖宁救火对不对“,逐渐把过去青少年的榜样解构,学雷锋成了”傻子“的代名词,逐渐把”个人英雄主义“灌输到青少年心里,新的偶像都是国外影视作品里的个人英雄:超人、第一滴血等等

2、宣扬个人之上,解构集体主义。学校班级里的少先队、共青团等各种基础组织逐渐涣散,沦为形式,好学生以成绩为导向,只追求个人进步;差学生开始学着影视作品,逐渐黑化,拉帮结伙、打架斗殴都是家常便饭;

3、强制的独生子女政策,造成”小皇帝“现象。然后修改法律,用保护未成年的名义,偏袒有犯罪倾向的未成年人,直接恶化学校氛围;同时舆论宣传把所有责任都强加到学校、教师头上,老师们束手束脚;

4、频繁教改,逐渐培养出一个庞大的校外私培利益集团,好学生越来越卷,家长越来越卷,学校越来越卷;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作为独生子女的一名孩子,在家没有兄弟姐妹的关爱;到学校里没有集体的温暖;睁开眼就是上培训班内卷;稍不努力就无力跟上了,然后就是黑化的校园欺凌。抑郁、孤僻等各种心理疾病增多,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发表于北京市
2024-03-21
社会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泽连斯基立场软化,可能就俄控领土问题让步”

美国安官员跳脚:我们累如牛马,你却吃尽回扣

中美“休战”再延长,“美国知道自己不占上风”

对印度征税“沉重打击俄经济”?特朗普被打脸

“中国不会放弃,与美国竞争将促使他们飞速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