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研究院用镱-176制备出镥-177为什么重要?

【本文由“老陈哥2018”推荐,来自《成功制备,纯度超99.9%!实现材料供应自主可控》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个新闻通俗一点地讲,是中国绵阳研究堆用量产镱-176同位素顺利制备出无载体镥-177放射性同位素量产品。短短一句话,但其背后的信息量是很多的。

1. 镥-177是医用同位素,目前全球有100多种放射性同位素用于医疗领域,其中30多种用于治疗和诊断。最常用的有8种,镥-177是其中之一(其他还有碘-131,碘-125,钼-99,碳-14等),是目前最具市场前景的靶向放射性治疗同位素,主要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神经性内分泌瘤等。。

2. 医用同位素生产方式分为三种:反应堆、加速器、同位素发生器。这其中,80%以上的医用同位素由反应堆辐照产生。国内目前有5个研究堆可以生产和制备医用同位素,但目前量产医用同位素的只有报道中的绵阳堆和高通量工程试验堆(著名的49-3堆),国内的医用同位素需要大量进口,在绵阳堆突破前,几乎100%进口。

3. 进口医用同位素有比较大的制约和风险,除了地缘政治的风险(进口镥-177主要是荷兰,德国,比利时和澳大利亚等),还有医用同位素的特点。第一是很多医用同位素的半衰期很短,比如镥-177只有6.67天,所以运输和进口通关都需要特别通道。第二是目前很多国外生产医用同位素的反应堆都运营了40年以上,面临停堆检修,关停和退役等风险,像法国的OSIRIS堆和加拿大国家通用研究堆已分别于2015年、2018年永久性停止生产,造成2016年末全球供应的钼-99产量减少了大约百分之三十。第三是进口医用同位素的价格极其昂贵,像Lutetium Lu 177 Dotatate 美国参考价格,单剂量小瓶中370 MBq / mL,5万6千美元左右。

4. 目前全球核医学发展速度极快,但国内相对比较落后。全球平均每万人接受核医学检查的人数为64人,美国是695人,而国内只有19人,所以发展空间极大,预计到2030年,需求量降增加10倍。所以依赖进口医用同位素的现状必须尽快打破。2021年国家原子能机构,医药总局等8个单位联合发布了《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制定了尽快实现医用同位素国产化的目标。

5. 报道中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中物院二所,绵阳堆)是我国目前国产化医用同位素最重要的反应堆。碳-14、磷-32、锶-89、碘-125、碘-131,镥-177等已经开始规模量产。碘-131的国内份额已经占有20%。

6. 中物院二所绵阳堆在2019年,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载体镥-177产品,2022年2月建成全自主化GMP级镥-177原料液的规模化生产线。但之前,生产镥-177的原料镱-176还需要进口。2023年11月,首次分离出丰度大于99%、纯度大于99.5%的镱-176同位素,这次的报道就是利用国产高丰度镱-176量产了镥-177。

发表于日本
2024-03-09
科技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