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团推荐的各类购物最好避开,实在不行,就象征性买点

【本文来自《观察者网“315”消费维权线索征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分享我的经历:

好些年前,我家附近有一个门脸很大的“同仁 Tang”(门匾写的是目视与正规店同样的三个汉字),门口经常停几辆旅游大巴,店内人气很旺,听口音应是日韩游客。

有一次我看门口无大巴,就走进店内,店员对我基本不理会。询问他们,答复主要接待旅行团。

后来偶然一次听邻居说那个店坑人,有人从那儿买的中药发霉了...

再后来,我到不远的一家同仁堂老店,询问值班经理某处的一家店他们知道吗?为何不卖给我?店经理说他只管自己的,不了解那家。

再过一年多,那个店就不见了。持续了应该有几年。

结合我个人的参团经历,得出结论:旅游团推荐的各类购物,最好避开。实在不行,就象征性买点儿自己熟悉或者包装正规的小东西。如果需要消费,就咨询当地人,到正规大店或传统老店,风险小很多。

个人相比于团队总是弱小的,一旦跟团消费,在那样的环境下面对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促销人员,自己很容易动心。

我没有能力抵制诱惑,就尽量躲避诱惑。

发表于北京市
2024-03-09
社会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威胁:这一刀砍向中印,俄罗斯才会真疼

特朗普突然转向,黄仁勋来华宣布“好消息”

“特朗普自以为握着所有底牌”,反而让各国找到新机会

“美国自己不够用”,欧洲都不知道要买什么援乌

北约秘书长竟帮腔:中印敢继续对俄贸易,等着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