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12美元买到个汉堡,在中国可以定义消费者每天至少花费的只有4美元

【本文来自《中国9.23亿消费者,印度5.29亿第二,到2030年增量最多》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作者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就随便引用了这个数据。这个数据是一家奥地利的咨询公司world data lab(世界数据实验室)做的,这个报告里有说“world data lab将消费者阶层定义为每天至少花费12美元的人(以2017年购买力平价或购买力平价价格衡量),所以12美元不是按名义汇率美元定义的,是按照购买力平价定义的。也就是说,是按照在中国或印度,可以在美国消费12美元的平均水平来定义的。

比如说,在美国如果12美元只能买到一个汉堡的话,在中国可以定义消费者每天至少花费的可能就只有4美元,在印度可能只有2美元。

其实这家咨询公司定义的消费者,在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都没有,自己根据数据定义的。联合国或世界银行,只定义了贫困人群等。所以从购买力平价来看,这个咨询公司大概就是把高于脱贫线(可能还包括部分贫困人口)都定义为了消费者。

发表于上海市
2024-02-18
国际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AI落地的关键堵点,华为用“黑科技”打通了

俄美过招!这出戏怎么演?各持什么筹码?

“中方正严管囤积,外企生产线向中国转移”

“逃离”中国的Manus,可能白跑了

特朗普“造势”:普京是聪明人,想不想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