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眼里很多家长教育上都有问题,要么高高在上、要么不接地气

【本文来自《儿子考上985,却越来越冷漠自私了怎么办?》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是即将参加高考学生的家长。我的孩子高考后,就离开家了。而且正常的话,本科、研究生读完,在工作几年,就有自己的小家庭了。以后他在回家就像做客一样。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就在他高中毕业之前,还在你身边的时候。不客气的说,在我眼里很多家长教育上都有问题。要么高高在上、要么不接地气。

我的经验是把孩子当徒弟或者弟弟。他只是比你晚出生了多年。家长对孩子的优势是你有生活阅历。

换句话说,家长是被生活毒打过。对一个孩子来说,很多成人常见事,他可能就想不清楚。比如家庭条件,如果条件不好该怎么看;如果条件好,怎么看别人;比如早恋,喜欢别人怎么办;被别人喜欢怎么办;再比如学习,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不好怎么办;还有要不要出国读书,要不要移民等等问题。都应该在他世界观没有形成的时候,告诉他你的看法。

不然,他就会从其它地方获取相关的知识,形成思想钢印,没法更改了。这不是说父母说的就是对的,但最重要的一条是,你不会害你的孩子,但其他人可不一定啊。就像矮大壮、袁腾飞和被人称马逆的人,在我眼里都是有毒的。孩子比较冷漠,可能是学习压力大,也可能是你要求高。孩子大了有自己的生活,要学会放手。孩子大了,当女婿的当女婿,做儿媳的做儿媳,然后再为人父母,属于父母的只能是越来越少。孩子学习好,很容易成为社会精英。精英又容易变成精致利己主义者,进一步演变成公知,矮大壮、袁腾飞和被人称马逆的人,都毕业名牌大学的。

孩子一出生就意味着他一天一天的远离父母。婴儿在母体内,与母亲混为一体、形影不离。上幼儿园开始就慢慢离开家了。幼儿园离家大半天,小学一个白天,中学基本上就是整天了(上晚自习)。如果住校就正式离开家了。当他离开家门独自生活的时候,你是给他一百万还是人生经验?怎样才能更好的让他,在社会上生活。这就是家庭教育的本质,就是他离开家如何生活的更好,生活的更好并不是要有更高的物质条件,要知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因为人生无常起起伏伏,当困难、灾难来临的时候,他如何应对等等方面都要正面引导。比如失恋,很多年轻人失恋后走上了绝路,太可惜也不应该。健康的人生,包括正常的情感,对家人、对身边的人都是如此。孝道是一个正常人就应该有的情感,只要把孩子培养成正常的人,这方面就不会太差。小时候看故事会,说郑板桥死之前对儿子说想吃馒头,他儿子没有做过馒头,马上开始做。忙碌了半天,馒头做好了。但郑板桥已经死了。儿子端着馒头嚎嚎大哭。小时候看到这里感慨万千。现在我也做长辈了,就设身处地的想,郑板桥没有教儿子做馒头,凭什么要吃儿子做的馒头。我的意思是,你想孩子怎么对待你就教他。如果没有教他,就不要抱怨。

很多父母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吃苦,尤其是女孩子的家长。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当公主或王子,在别人的眼里你的孩子就是普娃一枚。如果相关人认识父母而父母又有社会地位,高看孩子一眼。否则就像看其他孩子一样。越早告诉孩子这个现实越好,让他们提早意识到自己是普通人,这样就没有失落感。普通人遇到什么样的事不都是正常的吗?如果想要好的结果那就要努力。普通人不就是应该努力吗?

发表于四川省
2024-01-19
社会 生活 教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战区”要点燃?特朗普:这个市长和州长该投监狱

美智库报告:对付中国,日本最好使唤,韩国不听话

和平真的降临了?“特朗普小心半场开香槟”

涉中重稀土、超硬材料、锂电池…中方密集出手!

“重大升级!中方以美之道还治其身,直指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