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生活N年,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香港,不要相信网上说的了

众所周知,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这“特别”二字,真的是名副其实。

我刚来香港的时候,望着街上鳞次栉比的繁体字招牌,看着黄皮肤黑眼睛的过往行人……

经常有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作为一个很独特的城市,与内地的其他地方相比,在这里生活也会有许多有趣的不同之处。

这种不同之处,可能来源于香港开埠后与世界产生的诸多紧密联系;

也可能来源于万千移民从大江南北汇集在这里的融合。

不管怎么说,这也正是在香港生活的乐趣和迷人的地方。

500

线下消费 实感满满

首先,内地的移动支付、外卖和快递更为便捷和普及。

因此实体商店(尤其是传统商超)的生意受到很大冲击。

但在香港,人们普遍更喜欢去线下店内消费,而且现金支付依然占据一席之地。

500

特别痴迷于外卖和网购的宝宝,可能一来香港会不适应。

因为在香港,不是每一件事都可以在线上瞬间完成的。

举个例子,在香港,报名驾驶考试,需要去运输署位于长沙湾的现场办事处缴费和报名。

而在内地,相信可以直接在手机上完成。

因为在内地,移动支付、线上服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外,内地的外卖、快递服务也非常普及,根本原因是人工费用的低廉。

毕竟在香港,点外卖的话,一单的运费基本上都在30元左右。

导致很多人情愿自煮、出街食,顶多叫个“外卖自取”,已经算很有派头了。

在香港,人们更偏好去实体店消费。

尽管移动支付在香港也有一定的使用率,但现金支付仍然非常普遍。

500

我感觉,香港人习惯亲自去商店购物,欣赏商品的实物,然后享受与销售员面对面的交流。

举例来说,在内地,电商平台如淘宝和京东已经成为人们购物的主要渠道。

实体店面对电商平台压价、高昂铺租和人力成本,使得许多小型商店不得不关闭。

相比之下,在香港,本地的网购平台一直发展得较为缓慢。

我一直觉得香港最大的网购网站“HKTV Mall”就是个草台班子。

东西卖得很贵,使用界面很土,而且用起来巨不顺手,不知道每天光顾这种平台的是什么人……

500

反倒是淘宝香港的满99跨境包邮,养活了不少省钱的宝宝(包括我)。

当我们走上街头,香港的购物中心和传统街市仍然充满生机。

这里的人喜欢推着买菜车去店内走走看看,然后挑选每天的新鲜菜蔬、肉类和日用品。

感受购物的乐趣和一种热气腾腾的社交氛围。

500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内地是典型的人情社会,我没有贬低的意思,毕竟我们从小沐浴其中,感受到了许多温暖。

而且说实话,在内地,很多规则都有设立,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是会受到人情、关系的干扰;

但香港则是冷冰冰的规则社会,不管是公务员还是其他人,都会严格依照规矩来办事。

我不需要递烟敬茶,我只要到指定地点交指定的材料,就能办好一样手续。

很多时候,在内地,人们通过人际关系来获取资源和机会。

这种现象在政府、工作场所和社交生活中都很常见。

例如,在一些机构或者公司的应聘中,人们可能通过熟人推荐或关系网来获得更好的机会;

权责不清、程序冗杂时,部门间喜欢踢皮球,而且酷爱“盖章”和“审批” 。

有时为了拿到几个“同意”的签名,要花掉半天时间。

相比之下,香港社会更加注重规则和公正性。人们普遍遵守法律和规定,并且期望他人也遵守。

关系对于工作和生活中的决策影响较小。

公务员会严格按照规定办事,不会因为个人关系而偏袒或放松规定。 

人们常说,那是因为香港在“高薪养廉”。

可要知道,欲壑难填,高薪养的不是公务员的个体,而且把他们的社会位置垫高。

当他们有杂念想要下坠的时候,会被底下无止境的深渊所震惊,因而决定继续走一条正路。 

在内地,一些位置很高的人,可能因为个人关系而获得某些特权或优待,这在香港是不太有的。

香港的政府部门和行政机构通常更加透明和公正,决策过程更加规范和规则化。

当然在这些方面,内地近几年也是越做越好。

500

粤语主导 本土情怀

在内地,普通话独步天下;在香港,粤语则是最主要的语言。

它被应用在日常生活、新闻播报、法庭辩论。

虽然年轻人也都会普通话,但是如果不懂粤语,在香港的生活还是会感受到一点点不便。

在内地,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在教育、政府、商务和媒体等领域普及程度很高。

无论行走在城市还是农村,人们都能听懂和使用普通话;

随便走进一间内地的公司、校园,大家都在用普通话上课、开会和交流。

500

然而,在香港,粤语是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语言。

我们所称的粤语实际上是粤语广州话,这种方言是香港的主要日常交流语言。

自从六七十年代开始,粤语在香港的社交生活、家庭、商务和娱乐等方面被广泛使用。

这也是当时殖民地政府为了培植香港市民的本土意识,而在社会上强力推行的一种语言政策。

因为在当年,香港是典型的移民社会;

讲粤语的和讲国语、上海话、宁波话、闽南话、客家话的人共同居住。

粤语主导地位的确立,很大程度上导致内地和香港交流不便,为日后两地的误解埋下了伏笔。

500

粤语和普通话大不同

时至今日,香港的新闻播报、电视节目以及法庭辩论等都讲的是粤语。

你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的法庭上、立法会议上、政府新闻发布会上……

都不会见到像港澳这样,全程使用方言。

虽然现在香港的年轻人也都会普通话,但如果不懂粤语,日常生活可能会遇到一些交流障碍。 

举例来说,在香港,当你去餐厅点餐或者与当地居民交流时,使用粤语肯定更加顺畅和方便。

此外,粤语的口语和习惯表达,许多常见词,如“chur”、“hea”、“叻”、“顶唔顺”……

对于非粤语区的同胞来说,真的是闻所未闻。

因此对于不熟悉粤语的人来说,理解这里的口语表达可能会有一定困难。

500

珍视传统 放眼世界

香港人注重国际化,主动融入这个互联相依的世界,同时也格外珍视传统文化和习俗。

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具有强大的全球影响力。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商业枢纽,香港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企业、投资者和专业人士。

这使得香港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国际交流非常频繁。

人们可以在香港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交流,接触不同的文化、语言和观念。

与此同时,许多本地的传统民俗也在香港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例如每年的农历新年、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等,在全港各区都能看到自发组织的民间游艺表演。

有赛龙舟,有太平清醮,有抢包山,有上头香和舞火龙。

可以说中华文化当中岭南文化这一分支,在香港得到了生生不息的薪火相传。

500

香港传统民俗——太平清醮

有时我在想,为什么香港作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还这么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呢?

我想这是因为国际化的地方很多,也很好做,因为你只需要对外来文化和世界敞开怀抱即可。

但挖掘和发扬传统是考验一个地方内功的,如果你没有底蕴,你就挖掘不出传统;

如果你没有文化自信,你只会放任传统在流失。

500

因此,既能做到国际化,又能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都市,真的只有香港了。

这也是为什么,香港的魅力远远超过新加坡。

在我们一整个大中华的圈子里,香港真的是非常独特而极具魅力的所在。

500

 香港特色——维港龙舟赛

总之,香港的特殊地位和历史背景使得它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城市。

这里汇聚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魅力。

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欣赏到多样化的艺术和文化表演,参与到国际级的活动和盛事中。

与此同时,香港也保留了一些传统的习俗和庆典,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总的来说,香港依然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

从金融中心到中西合璧,从融资窗口到对外桥梁,香港的浪漫和绚丽不减,风采依旧。 

而对于我们这些新港漂来说,狮子山下的故事,还将由我们来书写。

*图像影音来自网络和作者,本文版权归香港体验官所有,转载请联系香港体验官微信公众号(ID:ExperiencehkGPQ)。

-END-

关注我,就不会错过每一次在香港的体验:戳这里

发表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2024-01-18
港台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