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那些高级技术工人的故事,听起来真的像传奇

【本文来自《8级钳工用手一摸,误差范围不超过3%,我用孔板流量计,结果误差达到了30%》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有时候过去那些高级技术工人的故事,听起来真的像传奇。

我妈给我讲过一个她年轻时车间里的八级车工的故事,当时是修三门峡水电站,配套的船闸还是分洪闸记不清了,有巨大的闸门,闸门的轴是哈尔滨还是哪儿加工好运过来的,安装的时候需要配一个铜套,这个铜套是要在现场根据实际尺寸加工的,结果到了安装的时候,这个铜套加工不了,尺寸巨大,我妈给我形容的粗细一个人抱不住,铜本身也比较软,要车这么大一个铜套,难度非常高,好几个高级车工都表示干不了,没办法就找到了他们车间的那个八级工。

然后那个八级工就骑着自行车过去看零件了,因为不是一个处的所以不在一个地方,到地方八级工用手比划了记下,然后从腰里抽出一根绳子比了比,就没带尺子,也没记到纸上,就这么过来比划几下然后骑车走了。

当时那边的人都不信这个八级工能加工出来,结果过两天加工好的巨大铜套运过来,装配的时候对准位置,盖上木板,用小锤在中间敲一下进去一点,不敲不动,装配精度没得挑,才让那边的工人心服口服。

我听到的时候觉得也太传奇了,八级工就可以不用尺子了吗?但我妈说这是她亲身经历的事情,她当时只是个三级车工,她第一次加工铜管的时候,在卡盘上直接就把铜管夹变形了,从此对车铜料就不太敢下手,还好后来很快就知青回城,没再继续干车工了。

发表于河南省
2024-01-16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欧洲人表面支持特朗普,暗中却试图破坏”

欧盟放话:不赔钱,俄罗斯被冻结资产别要了

“中国要告诉世界,能把大国竞争变成可控的相互依赖”

“印度肯定在庆祝”,贝森特都怕美国“遭报复”

习近平和彭丽媛为上合峰会国际贵宾举行欢迎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