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历史遗产的保护,我明确表态过,记住历史的保留和普及不是一回事
【本文来自《《百鸟朝凤》本身就不是好曲子,用什么乐器演奏都好不了,用唢呐也许更糟糕…》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此人拆墙党无疑,跟打倒孔家店那帮一路货色。给他发散下去,中医,国画,书法,汉服,民乐,京剧都可以扔了
有些东西,有创新更好,这代人创新发展不下去,就老老实实保存好留给后人,相信后人智慧。为什么要保存它们?因为这是民族的根与枝,过往和现在。一个没了根的民族,它能走多远?
什么干扰发展创新啊,更是扯淡,是唐诗阻碍了宋词发展,还是宋词拖累了元曲的发展了?都是一根藤蔓上长出来的,有本事就去别枝开花散叶,非得刨根去叶怪它们浪费养料,你跟90年代语文课本上那个只要葫芦的蠢货有什么区别?
我从未说过全盘否定传统,对于乐器而言,前面我给出了不少琵琶、古筝、二胡、笛/萧甚至少见的埙的曲子,我只是在说唢呐的发展是受自身问题限制的,不可能和它们一样。
对于历史遗产的保护,我也明确回复过,记住历史的保留和普及不是一回事。我从不否认要记住历史,但该从日常生活淡出的绝不能强行留下。
文明真正的根,根本就不可能是任何具体和特殊的东西,而只能是文明不变的特有共性,即本质。在我看来,文明的本质是它能承载有序性这种抽象属性的进化,只有顺应了这一点,文明才可能长盛不衰。而做到这一点,就至少必须不断加速创新,做不到就只能遭遇挫折和失败。
把自己的根误认为具体特殊的东西而忽视在创新上不断努力,这种事我们早就尝试过了,我们用西方两倍以上的有文字历史来发展自身,在有早早领先和社会更稳定的发展有利条件下,不但不能得到两倍于西方的发展成就,反而被严重浪费自己发展时光的落后对手反超很远。你不愿意吸取教训可以,请被妨碍别人寻求生路。
本身没道理,还没本事讲道理,靠造谣和谩骂来胡折腾的做法,当然该有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