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与淄博的这个冬天

文/挪威

这两天朋友圈里在流传一篇极昼工作室写的淄博的文章,挺有意思,趁着哈尔滨的火热,跟大家聊聊这个冬天淄博某烧烤店老板的故事。

去年三四月份淄博烧烤最火的时候,小郑心里痒痒的,没忍住,在淄博入局烧烤店,他贷了一部分资金,又拉了几个合伙人让他们投钱,呼啦啦就把烧烤店干起来了,想趁着淄博烧烤这股东风赚一波,小郑运气不错:

一开业就赚钱了。

因为在小郑的设想中,开店嘛,怎么着不得攒个两三年口碑才能步入正轨,但那阵子淄博烧烤的火热,直接把这个时间线拉到了跟前,小郑很开心。

这个烧烤店人数最多的时候有20个工人,同学、老乡、亲戚都招过来了,小郑的妻子下了班也过来帮忙,工人工资有时候能开到8000一个月。那时候,整个淄博都在卷烧烤,小郑烧烤店旁边的店铺原本是卖医疗器械的,也改成了烧烤店,看出来了:

大家都想赚这茬钱。

钱是什么时候开始不好赚的呢?人是什么时候开始不来淄博吃烧烤的呢?大概就是去年暑假结束之后,呼啦啦涌入淄博的大学生们要回学校了,而互联网专属于淄博的那一阵流量也下来了。

9月份的时候,小郑发现旁边由医疗器械店改造而成的烧烤店关门了,小郑的第一反应是,太好了,他们关门了,人流肯定都涌向自己这边了,没人跟自己竞争了。但结果和他设想的截然不同,并没有想象中人气:淄博烧烤的热度退潮远比他想象中的快。

这个冬天,小郑烧烤店里的工人能走的都走了,但即使如此,也还有场租、水电等等各方面的开销,按照小郑自己的说法:

如今的每一天,营业也不过千就都是赔钱的。

四月份开这个烧烤店的时候,小郑希望这个店面能养活自己一家人,不用再外出打工。创业了大半年之后,在这个冬天,小郑算了笔账,从4月到现在,刨去成本、房租和人工,自己还有十多万的贷款没还。

不知道小郑有没有考虑把这个店盘出去,但火爆时期冒出来的那么多烧烤店,现在情况也不比小郑的烧烤店好,都在等着盘出去,现在的情况是,等着盘的店主比接盘的人,多太多了。

曾经专门为了烧烤而设置的「烧烤公交专线」,就只剩司机了,轰隆隆建起来的专门发展烧烤产业的烧烤城,目前也只剩下一家水产店还开着,其余店铺都关了,有些贴着一张转让的通告。

与这个冬天淄博的沉寂相比,哈尔滨可是太火了,火到什么程度?火到跟当年淄博烧烤出圈时一样火。

1月4号的时候,哈尔滨一口气霸榜了8个热搜,稍微有点动作就直接上热搜了,比如给中央大街铺地毯,比如撤公交站牌等等,官方下场服务,当地老表也积极配合,互联网全民造梗。

当年淄博有烧烤专线,哈尔滨就有冰雪专线;淄博文旅不允许酒店餐饮店涨价,哈尔滨的监管部门一样出手管控价格,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玩法。

这些都是有效果的,根据航空公司的数据,从12月份开始,南方各大城市到哈尔滨的航班客座率基本上能达到90%以上,南方的客人几乎都跑到哈尔滨去看雪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接待人数比去年同比增加了50%多,按照花钱的数据统计,南方客人3天在哈尔滨花了小70亿。

这个冬天,哈尔滨和淄博景象截然不同,作为都是所谓互联网泼天富贵撒向的两座城市,淄博已然冷淡了,哈尔滨正在风口,有人拿哈尔滨和淄博对比,说都是互联网推出来的:

哈尔滨会成为下一个淄博吗?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哈尔滨和淄博相同点在于都是工业化之后的北方城市,都正在寻找新的经济发展点,但也就这点相同了。

不同点就太多了,哈尔滨毕竟是省会,毕竟有着独一无二的冰雪景观,毕竟底蕴深厚,景点很多,本身就有旅游资源,毕竟总人口数就近千万,虽然这几年在逐年递减。

哈尔滨这阵风会不会刮过去我不知道,刮过去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其实也很难预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每次风刮过来,都一定会有像淄博小郑那样的人物,想着趁势而起逆天改命,然后被套牢,弄不好:

下一个小郑现在就在哈尔滨选铺子。

只能希望正在哈尔滨选铺子的朋友,能看到这篇文章,不要拿自己的全副身家去赌互联网的泼天富贵会泼多久,毕竟冰雪这种景观,时效性比烧烤还短。

这里是 -- 新90后的另一番天地

发表于广东省
2024-01-09
社会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评论3条

潭影

2024-01-09 09:48

来自山东省

上周回淄博住在曾经的网红打卡圣地八大局市场附近,晚上过去溜达了一下。六点到七点的样子,不能说完全没人,偶尔还是有几个游客样的年轻人。不到一公里的街道两边,有将近二十多家紫米饼店(火之前应该是只有一家),十多家炒锅饼店(我作为一个喜欢吃锅饼的土生淄博人以前都没听说过这玩意),有四五家卖糯米酒的店(我寻思淄博也不出这东西啊?)还有几家卖珍珠(甚至摆着等着抠的贝蚌,这不是产珍珠地方的特色吗)的店。但所有这些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老板或店员都在玩手机,零度左右的气温也是挺难熬的。
这里曾是我在淄博最熟悉的地方之一,二十多年前我结婚后的第一个家就安在这里,那时候这条街上就满是烟火气,菜市场,烧烤店,各种熟食店,还有我和媳妇至今念念不忘的路边水饺店。就在爆火前几个月,有次回淄博我晚上在这条街上买了点那种酥脆的干炸肉带回酒店给媳妇吃,把她美的不行,说她以前就觉得这个特别好吃,没想到这么多年还有。
火起来后我有两次想去看看,第一次是刚红的那一阵,低估了火爆程度,开着车去结果除了堵的走不动,找地方停车更是绝望,只好远远看了一眼川息的人流了事。第二次是全网爆火的那个时期,有了上次的经验这回骑了个共享电单车去的。结果这时候已经开始堵人了,街口人潮涌动,排长队进去且单向通行,这次在街口往里看了看密密麻麻的人头了事。
一年不到的时间繁华落尽,一地鸡毛。烧烤店,必打卡市场,靠纯网红支撑的繁荣说散就这么散了。面对汹涌大潮勇敢跳进去的人赚个盆满钵满全身而退的人能有几个?不光这个,就是我那些老邻居们日常生活中便利的烟火气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恢复回来。
至于哈尔滨,我想不出为啥现在才火,就那一个冰雪旅游主题就是顶级稀缺资源,连我一个北方人10多年前去玩过一次后都时常怀念,让我年年去我都乐意,更不用说对不怎么见雪的南方人的杀伤力了,和淄博没有可比性。

3

熊老泉

2024-01-09 11:39

来自辽宁省

现在冬天,烧烤没人吃很正常。明年五一后天暖和了应该好一些。当然肯定比不上去年火的时候,但知名度已经有了,肯定比没火过的时候强

guan_17031322351558

2024-01-09 10:15

来自河北省

股市也是这样

打开APP查看3条评论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团体急了:没中国不行

“听到东方惊雷了吗?那是14亿中国人在笑话美国”

“美国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挥霍,直到…”

“美国人,真正该担心的时候到了”

直播:算法向善——共话AI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团体急了:没中国不行

“听到东方惊雷了吗?那是14亿中国人在笑话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