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IPO不妨停一停,让市场喘口气,大家认同吗?

日前,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在接受凤凰网财经《封面》采访时指出,在股市低迷、基金亏损,个人投资和委托专业机构投资都不行的情况下,“我只能说我们这个市场的确,既是最困难的时候,也是最有希望的时候,这是我的感受。”至于投资者应该多去做些什么?吴晓求说:“多去锻炼身体,去耐心等待,一定要有希望。社会需要一个消化和预期的时间,所以有点耐心更好,不要着急,天塌不下来,没有问题的。”

他还谈到,A股70%的大股东在公司上市三年后就开始减持:

“我们的减持的规则,是2007年2月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所形成的大股东实际控制的和控股股东的减持规则,也就是说锁定期三年以后就可以减持。我们现在做了一些研究,大约有70%左右的上市公司,到了三年就开始减持了。而且在减持之前,很多公司的利润却没有相应的增加。”

他建议,“你要让投资者、市场深切地感受到变化,我想就两条,一条就是把现行的减持规则通通修改,向社会公示,以后我们上市的企业必须要创造利润。第二个,IPO也不妨稍微停一停,就让市场‘喘口气’。这些年太快了,每年三、四百家IPO企业,停一停可以用点时间,查一查有没有欺诈上市的企业。”

他解释,暂停IPO是个“试金石”。因为很多欺诈上市的企业的确等不了,他们都在赌上市,赌对了就成了百亿富翁。“暂停IPO就暂停,没关系的,一个企业不用IPO也发展得很好,晚一年没什么问题,如果一年都熬不过,还来IPO不就是把风险留给社会吗?这样的企业还真不能上市。”

发表于上海市
2023-12-20
风闻好问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评论152条

老闫

2023-12-20 21:55

来自河南省

新股可以不停,但能不能不要高于行业平均市盈率发行,行业市盈率15,新股30,你有什么成长性保证这么高的报价,签对赌协议吗?询价的都是利益集团。你发行到市盈率10,给申购人留点空间,也给二级市场上涨留点空间。看看最近一两年的新股,一半以上在下山走。满三年后大股东减持接着下山。
最重要的趁着这三年发行的几千只股票还没到减持期,赶紧修改减持规则,就三条,分红和融资持平的可以减持,成长性强的要不停的再投入,不分红净资产翻一倍的也可以减持,最后一个有些隐形资产被市场认可,你能股价涨5倍的,也可以减持。
新股价格真不能高,当初钢铁上市的那个不是市净三倍的,现在股价是净资产一半,几十年分红覆盖投入了吗,是否对广大投资人或者说老百姓友好些。

41

水平不行

2023-12-21 10:39

来自上海市

股票亏损很多年,做期货14年现在基本盈利的我来说两句:国内的期货市场小很多,风险大很多(书面教材教我们的),但是抱怨少很多,参与者心气平和很多。
前段时间碳酸锂期货大跌,大家都知道了,怎么没看到做多锂的到处上告,编段子,朋友圈吐槽期货交易所?如果说都是赌性坚强,同样的中国人为啥在2个市场表现迥异?
主要原因就是简单的可以做空,t+0,带杠杆,三个区别。去掉最后一个不适合股票市场,前2个如果a股管理者肯引入,市场纠纷会平息很多。
比如碳酸锂期货,一上市就处于供过于求的阶段,于是第一天就开始有人看空放空,并赚到钱。你如果看多,当然可以做多,后果自负。
那a股广受诟病的ipo哄抬发行价的问题,你觉得这公司垃圾,开盘了你就去空啊,别没有价值但是只能做多投机,于是一天几十倍的炒作新股盟固利那种恶性事件,然后股价跌几年。
21年赛道尤其是新能源拥挤的时候,基金只能无脑做多把宁王和比亚迪搞得非常高,然后现在业绩一路兑现,利润一直回笼,股价一直跌。当初业绩没兑现的时候一直怼就不合理,现在全球汽车行业看着宁王就怕的时候,一直跌同样不合理。
然后第二点,t+0,事实上这是提供流动性,增加价值权重减少非理性趋势。当天涨多了,自然有人卖,于是不会轻易涨停,除非极大的基本面改变,不然就是你想10个点卖,有人预判你了他9个点卖,增加行为的不一致性,不会导致过热的大牛市谁都不卖,过冷的大熊市你不买我也不买。现在的t+0导致的都是赌明天,今日的行为一旦形成没有纠错机制,然后非常容易形成管理层不想要的单边。
同时,因为t+0会导致想做日内短差的资金,也要考虑瞬间能进出的问题,就会集中到活跃的大蓝筹股,而不会当日凭资金优势猛拉一个边缘小股票,然后晚上写个小作文,第二天找韭菜接盘。你看看做期货的,谁会去在某个冷门品种的冷门月份上交易。

我两个市场的朋友都有,微信群期货群也都有,就看到每天股民居多的地方,各种负能量吐槽甚至供给管理者和政府,赚了就是本领大,天生股神,亏了就是你国药丸。
期货交易者居多的地方就静悄悄,基本上各凭本事自负盈亏,又没有管住你的手脚不让你去抄底碳酸锂,当天抄底后悔了又没说不让你10分钟之后止损跑掉。不过这里的负能量就是,孤单。

12

雪球老五毛

2023-12-22 01:03

来自北京市

实际上,再融资比IPO更疯狂,远远超过IPO。
jpg
相比于IPO,再融资具有更大的道德和逻辑缺陷,首先你已经IPO圈过钱了,在没有回馈投资者前反复再融资则难免索取无度的道德质疑,其次短时间内反复融资扩张,逻辑上风险是不断加大的。试看现在砸盘主力的宁德和光伏巨头,哪一个不是反复巨额再融资,然后快速产能过剩,最后风险爆发?
IPO现在其实已经实质性暂停,只有少数小盘新股间歇式发行,本质是为了维护乌纱,帮领导们维持注册制还在正常运转的表面现象,实际上如果此时你敢上个稍微大点的家伙,A股就会愤怒、砸盘和股灾。再融资也差不多,你最近听到过什么再融资顺利发行的消息吗?但这并不是市场靠制度或者觉悟来主动阻止,而是靠漫漫两年多熊市,无数个股腰斩倒逼出来的。
可惜的是,存量筹码的堰塞湖已经形成,未来一段时间A股最大的压力不是来自IPO,而是来自天量解禁股堰塞湖,如果行情持续低迷,可以预见IPO难以增长,但是新的解禁股却合理合法的不断释放。因此实际上当前更优先的其实应该对个股解禁减持做出更严格的限制,原则上应该回馈投资者后才能减持。而对于IPO来说,比暂停更优先的是改革发行制度,现在为了维护乌纱而发行的少数IPO,其最大的危害在于IPO行为没有下限对市场的情绪刺激,对市场信用的极限伤害,这种没有下限是制度催生的,一方面是对赌协议的倒逼,另一方面是现行制度漏洞太大,利益太大,人性决定IPO利益人没有下限才更符合理性人假设。并且由于市场长期低迷倒逼改革的概率增大,相关利益人失去利益的风险也在加大,所以他们只能是顶风而上,道德底线那是傻子才顾的。同理解禁股也是如此。
总结,当前融资改革的优先顺序应该是进一步规范和限制个股解禁,改革IPO发行制度而未必一定要暂停IPO(通过严格限制超募等改革,锁死IPO发行的利益空间,无利可图则可以减少IPO发行的腐败和套路)。
当然现实点说,考虑到改革的阻力,如果要尽快提振市场,或者说面对进一步股灾或者重大市场风险时的应急,那就不要讲啥顺序了,应该同时暂停市场做空、IPO和个股减持。光暂停IPO主要是情绪影响,考虑到目前市场IPO速度力度已经减弱,实际上压力更大的是量化和个股减持

2

悍然锦帆贼

2023-12-20 19:56

来自上海市

乌鸦飞翔

2023-12-20 17:08

来自广东省

我在“拟上市公司”干过,都签了对赌协议的,你一缓IPO,多少人要跳楼😎

34

该跳就眺  ,难道要股民跳才行

82

大唐雄风7654321

2023-12-20 17:08

来自河北省

目前我们的A股整体规模大概是80.6万亿。而美国市场是420.8万亿。美国市场的规模是我们的5.2倍左右。但是去年的话,A股市场整体的IPO募集的资金量占到了全球的53%,遥遥领先美股只有10.6%。欧洲的28个国家只占到了6.7%。
a股最大的问题是装嫩,认为自己还年轻,还在高速发展阶段,还可以大幅度融资,其实这个阶段已过,如果不适应势必然再入坑底。

72

方言88

2023-12-20 20:05

来自湖南省

问题是企业削尖脑袋去上市,谁奔着生产去的?生产能赚几个钱?大部都是想在资本市场里捞一笔。

56

打开APP查看152条评论

直播:算法向善——共话AI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

“没客户!”获47亿补贴后,三星在美芯片厂推迟投产

美国解除对华C919发动机出口禁令

“听到东方惊雷了吗?那是14亿中国人在笑话美国”

“美国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挥霍,直到…”

直播:算法向善——共话AI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

“没客户!”获47亿补贴后,三星在美芯片厂推迟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