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最后悔的就是在香港买房!

前几天看体验官发表了一篇文章:我在内地炒房从来没赔过,在香港买个房就血亏200万……

一瞬间也勾起了我在香港买房的心酸回忆。

看到文章的时候我百感交集,彼时彼刻,真想感叹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啊。

对香港楼市的盲目乐观和对全球经济形势的错误判断,是我在香港买房时犯的最大错误。

这件事,可以说是给我人生上了一课。

500

作为一个港漂,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买房,本来就容易踩到坑。

香港卖的房子跟内地的毛坯不同,交房都是精装修。

对公众展示的样板间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也是细节满满。

高档的进口电器,配色完美的室内氛围……

根本不用豪华视野的大平层,哪怕卖的只是一个20平米的开间,都能一瞬间让人意乱神迷,忍不住想拥有。

500

我看上的这套房子,就是这样的一个小房子。它甚至没有自己独立的卧室。

除了厕所和厨房外,只有一个卧室客厅合并在一起的房间,工作起居都要在这个房间内。

也就是在香港大家常说的“开放式单位”。

不过这样的户型很适合单身人士居住。

我想着交房后租给那些外派来港工作的人,或者尚未成家的年轻人应该很有市场。

当时对比旁边刚建成两三年的新楼盘,面积跟我这个差不多的,租金已经达到每月16000元左右。

如果我这个交房了,因为楼龄更新,肯定租得更贵,18000应该是没问题,说不好还能冲上2万。

我乐观地盘算。

500

贷款方面,在香港想要出租的房子,必须首付50%以上。

首付后,每月还贷13000上下,就算房子租到16000元,每月还能富裕3000块零花钱。

虽然不多,聊胜于无。

想到每月收着3000块零花钱,有人帮我还房贷,多少年后还完全拥有了一套房子;

并且在这些年,房子保守也有不少增值,怎么想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500

在香港买房子,毕竟不像在我们熟悉的内地,想要全盘了解香港的房源,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

买在新界、九龙还是港岛?选老区还是新区?要大型屋苑还是单栋建筑?

是否海景,是否高层,是否近地铁?

细节到小区是否可以养宠物(因为香港有一些小区是不让养宠物的)。

光是按照这些条件筛选后再看房,就像在大海里捞自己最喜欢的那根针,不知道要看到猴年马月去。

买一件喜欢的衣服也不能逛遍所有商场再出手,还不是看到喜欢又价格合适的就买下来。

房子也一样,既然我遇到了它,价格也能承受得起,就不想再看别的了。

500

我住在九龙,正在租的房子如果想买下来,贷款后经济能力还不足以承担。

但是买这个总价600多万,20平米的小房还可以。

彼时香港银行存款利率极低。

对我这种不擅长股票基金投资的人来说,与其让钱在银行白白趴着,把钱用来买房子还有一些可行性。

于是,一个平时都不怎么过海,长居九龙的港漂,大笔一挥,就把房子买在了港岛。

没想到,我这房子一买完,疫情就来了。

500

人算不如天算,疫情汹涌袭来,外派来港的人士大幅度减少,房子没有之前那么好租了。

眼看很多房子挂16000都租不出去,我一咬牙挂了15500,终于在收房空置四个月后迎来了第一个租客。

这跟我一开始乐观的预期差的有点远。

房子还没买时,旁边的楼盘都能租到16000,两年后我这个新房下来,还没租到16000。

500

再说贷款,随着香港不断加息,原本每月13000多的房贷,每月都变多了好几千。

加上每月作为业主还要支付的物业费等支出——

原本合计好从这套房子上每月还能拿到3000块的零花钱,变成了每月我还要倒贴3000块进去。

500

去年香港各大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上涨,有的竟然能达到5%左右的年化收益。

被房子榨得钱包空空的我也有点蠢蠢欲动。想要不就把房子卖了,拿回首付做定期吧。

这几年,香港豪宅大跳水的新闻大家也看了不少,总价贵、抛售难,自然要割肉。

但是谁能想到总价600多万的小开间,也能跌下来。

500

我询问了中介,被告知买来时候总价600多万的房子,现在要卖,一挂牌先要亏七八十万。

我上网查了查,这三四年,不仅房价没有涨半毛钱,就连新房还没有卖完。

一手房都还在放售,如果我挂牌价格不够低,人家为什么要来买你的二手?

摇摇头,算了不卖了。

500

房子现在的租客是一个外派来香港工作的女生。

房子本身又新装修又好,住在里面的体验应该不太差,我相信房子她也会爱惜得很好。

只是,不久后她的租约即将到期。

到时候不知道又要下调多少价格,空置多少时间才能迎来下一个租客了。

所以,在这里奉劝各位新港漂,出手投资时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不能贪心,亦不能盲目乐观,不要忘了计算风险。

另外,如果是投资或者出租,不自住,买一手盘不如买价格成熟稳定的二手盘或大型屋苑。

不要嫌它们旧,虽旧但稳。

房子买也买了,亏也亏了,只能当是人生中积攒的经验。希望大家在香港生活都少走一些弯路!

*图像影音来自网络和作者,本文版权归香港体验官所有,转载请联系香港体验官微信公众号(ID:ExperiencehkGPQ)。

-END-

关注我,就不会错过每一次在香港的体验:戳这里

发表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2023-12-20
港台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重生之我在美国写霸总”,短剧出海能逆袭好莱坞吗?

真上火了,“中国要是抢先登月,NASA就丢了大人”

泰国两年内迎来第三位总理:是华裔还会说广东话

欧洲哀嚎:被中美夹击,地狱般的屈辱没完了…

官宣:中国进一步缩小与美国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