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放,其实是在打破“特权思想”
【本文来自《大学的校门该打开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们这个学校以前是不用预约就可以进去的,现在要预约,闲人基本是不能进去的。现在感觉好太多了,没有那么多糟心事了。
以前,很多莫名其妙的校外车停在女生宿舍楼下,驾驶座有人,又不走,一停就是一天。
还记得有一次操场观礼台上有一对猥琐的男女,大约50多岁往上,在台上面拥抱接吻,继而动作幅度不断加大,不堪入目。台下的操场上大学生还在上体育课呢。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置,他们也没违法。
校内有规定车速不能超过20公路/小时,当然这个速度是太慢了,实话实说校内老师一般开到30左右,不会对路上来往的学生造成危害。但是外面进来的车可不管这些,直接60、70公里/小时的开,有时候嫌学生来往导致他通行不畅,故意突然瞬间暴踩油门,车像飞机一样轰鸣突窜,然后又踩死刹车,就这样轰鸣着窜停,吓得旁边的女生们惊呼,然后这司机像赚了一个小目标一样大笑,打开车窗,“咚咚咚……”的重低音劲爆音乐老远都能听到。
校内广播经常提醒大家:熬夜晚自习的学生要注意安全,不要单独一个人自习。现在搞预约制后,安全多了。
以前学校保安经常与偷自行车、电动车的毛贼斗智斗勇。预约制后,已经三年了没发生过一起自行车、电动车失窃案。
以前教室里放个手机、笔记本啥的是有风险的,特别是周六周日正课少,自习比较多的时间段,现在随便放,太安全了。
以前学生寝室抓小偷基本是常规活动,大家还交流经验,去个食堂吃饭恨不得把手机、笔记本都带去,否则回来不一定还在。现在已经没见小偷很多年了。还有推销圆珠笔骗局的,还有推销洗发水沐浴露的一大堆,这些骗子基本都客串小偷。现在都不见了,太清爽了。
以前周末校内足球场有时候有些外面的人打全场足球赛,都不知道是些什么单位,自己开车来自己踢起大全场。学生本来要运动的,都只能靠边站。校内运动场所本来就非常紧张,这些运动资源本来就是学生的,而且学生一般是踢半场,这样一个足球场就能同时进行两场足球运动。可是外面人微信约好了,来了就打全场,学生也没办法。谁也得罪不起,不知道什么来头。
这些糟心的事儿也不是天天发生,但隔三差五地出现一些,还是挺让人不爽的。
一时半会儿也记不得那么多对比了,反正就是大家对校园封闭管理太赞成了。大学毕竟是国家花重金建设,专门用来培养大学生的,还是不要随便对外敞开物理围墙。但大学对外的交流是从来没有围墙的,各种各样的学术交流都非常频繁活跃。只要你真有某方面的特长值得大学生学习的,不管你是什么学历资历,你都能畅通无阻地去大学课堂讲学交流。
有些人热衷于扒掉大学的物理围墙,即使扒掉了这个物理围墙,你进去了大学也是游离于大学的,你只是水中的一滴油,不会融合的。你要真想融入大学,根本不在乎那个物理围墙。如果你真的热爱大学,就拿出你的资源去跟大学合作,你会成为大学的贵宾,你就能真正的融入大学。
随便写写,有错别字的语句不通顺的见谅。
学校开放,其实是在打破“特权思想”
1、前些年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场所,越来越有脱离群众苗头。除了必要的办公场所,大量体育娱乐休闲场所设施,更别说别墅花园、疗养院、高尔夫球场、网球场、封闭多功能场馆等等
2、除了必要的工作场所和必要的环境要求之外的场所,渐渐成为各个单位独享的资源,同样距离群众就越来越远。
3、老百姓透过绿化带、围墙、格栅看企事业单位院子里设施完备的庭院、球场、场馆,只能让少数人使用,和“为人民服务”是否相悖。
4、北大清华校园的特殊性,并不能代表全国省市县乡村行政企事业单位无数场馆的状况,绝大多数老百姓也就是最基本的娱乐休闲运动需求。北大特殊那就特殊对待,预约、限额什么都可以,可是全国那么多校园,又有什么理由封闭起来呢?
5、担心开放后治安、安全问题,那是否意味着,关起门保护单位里的人就行了,单外外面老百姓的治安、安全就视而不见?
6、费用、维护、安全等问题,是可以想办法解决的,不患寡,只患不公。要么都拆除了,大家都用不了,老百姓也就不去巴望那点心思了。
北京上海浙江等等前些年有过拆除单位围墙的一些举措,江浙甚至率先试点开放中小学,大专院校球场的举措。其实已经有人看出问题,正在想办法去解决。
可惜,疫情将适当开放场所的步伐打断,有些单位借机又走回头路。
年初通过政府网站向省一级部门提过建议,假期开放中小学球场的建议,得到明确答复,在安全、维护、费用等方面商议出可行的办法后,预计在今年年底逐步试点推进。
篮球场、足球场,拥有最多场地的就是中小学和大专院校,而假期,学生进不去,白白浪费资源。
前些年,秦岭别墅作为一个典型,特权思想和行为如果不打破,必将越来越脱离群众,各自圈地独自享受。
围墙拆起来简单,心理的围墙拆起来就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