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的问题

先来看一组数据:

2017年共有48.92万名外国留学生在我国高等院校学习,规模增速连续两年保持在10%以上,其中学历生24.15万人,占总数的49.38%,同比增幅15.04%。[1]

2017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和亚洲最大的外国留学生留学目的国。据预计,2020年世界各国和地区来华留学生人数将突破50万。[2]

2017年,我国有935所高校招收来华留学生,约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1/3,近几年增长都达到了每年几十所的速度。[3]

 

然后是两则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8—2019学年度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来华留学生的高等学校名单及招生计划的通知;[4]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9—2020学年度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来华留学生的高等学校名单及招生计划的通知;[5]

两则通知都提到高校违规扩招留学生的问题。

 

近些年以来,在教育部大力推动“国际化”的号召下,各地高校纷纷引进留学生,短短几年大学校园俨然成了国际交流的最前沿。留学生的数量成了高校国际化程度的指标,各高校纷纷大干快上。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钱哪里来?

教育部的数据还显示,2017年共有来自180个国家的5.86万名外国留学生领取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占总数的11.97%。乍一看这个数据,许多人会认为,绝大部分(近88%)的来华外国留学生都是自掏腰包来中国读书的。其实不然——教育部对“自费留学生”的定义是没有拿到中国国家奖学金的留学生。然而实际情况是,对于外国留学生的资助,大部分来自于学校的计划内支出、省一级的教育部门支出以及其他种类繁多的奖学金项目。申请这些奖学金的难度整体很低,有些甚至容易到了外国留学生只要申请就发放的程度。[6]

为了这些国际学生,国内高校还纷纷设立条件远高于国内学生的留学生宿舍。笔者曾经参观过武汉大学的留学生宿舍,高档的是一人一个小套间;差点的也是四卧一居室。对照中国学生的四人间,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去年下半年,教育部前官员刘京辉关于来华留学生的谈话被人曝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刘强调,“没有数量只看质量是头脑发热”。眼下中国的来华留学生是越来越多,而且越是排名靠前的名校里面的留学生比例也越高。然而相当一部分留学生成绩太差,即使降低标准也通过不了考试。各高校的老师对此也是颇有怨言。留学生里更有一批人,既不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还在各处从事与学生身份不符的活动。有的学生来华几年,主要的成就是逛了多少夜店。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办教育是为了全国人民。高等教育在中国不是产业,是财政资金每年巨额补贴撑起来的。如果为了某些人莫名其妙的国际化幻想,而自我贬低、损害中国的利益,那么这样的“国际化”不要也罢。

[1] 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803/t20180329_331772.html

[2] http://news.cctv.com/2018/11/22/ARTIeCnKZXnkVFlp7MImtmqh181122.shtml

[3] www.sohu.com/a/255141381_243614

[4] www.moe.gov.cn/srcsite/A20/moe_850/201805/t20180531_337897.html

[5] www.moe.gov.cn/srcsite/A20/moe_850/201901/t20190124_368005.html

[6] 徐实 秦博:我国亟待建立对外国留学生的正向选择机制;https://www.kunlunce.com/gcjy/jjjs/2018-05-24/125483.html

2019-05-13
国际 教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又想对华出损招?贝森特回应

变本加厉!欧盟列出12家中国内地及香港实体

美欧日车企无一幸免,人怎么能闯这么大祸@荷兰

“中国太快了!一旦启动出口,将成强劲对手”

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