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下面由我带领大家,一起导读学习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第十一个专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关于“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的两段论述。
首先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论述。“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如何理解此段论述,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来领会。
第一,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这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检验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第二,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所产生的现实需要。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第三,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另一段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论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保持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坚持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广大党员干部要心怀让人民生活幸福的“国之大者”,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真诚倾听群众呼声,扎实为民造福,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坚持人民立场是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正因为始终将“人民”二字铭刻在灵魂深处,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我们党就能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顺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坚持人民立场就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征。“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习近平总书记是从人民中走出来的领袖,对人民怀有真挚深沉的情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政治情怀。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终评判者。广大党员干部应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履好职、尽好责,答好“为民造福”这一永恒课题。我的导读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