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给广大(自)媒体朋友们普及一下「结婚率」这个概念了

结婚率是指某地区当年结婚对数占该地区年平均人口的比重,通常用千分比表示。其公式为:结婚率=(当年结婚登记对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现在问一个简单的问题:

A地区常住居民的一半以上是外来年轻人口。

B地区常住居民的一半以上已经退休养老。

这时候,我们去对比这两个地区的结婚率,有意义吗?

显然没啥意义,因为A地区人口正是适婚年龄,而B地区基本上都已经结婚了,A地区的结婚率当然比B地区高得多啊!

那我们想象下,年轻的A地区过了几十年变成了B地区,结婚率也随之下降了,然后自媒体写了无数文章论证:结婚率下降,是因为房价太贵了。结婚率下降,是因为自己过比两个人过更爽。

结婚率下降,是因为一个白领家庭很难生产出同等质量和数量的下一代劳动力了。

这都写的啥???那么,在结婚率下降的过程中,适龄人口下降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呢?

我们现在做一个简单的研究,把「每个地区有多少人适龄结婚」这个变量算出来。

首先,我们根据2015年人口普查,确定每个地区的平均初婚年龄,比如「截至2015年,上海男女的平均初婚年龄分别为30.3岁和28.4岁」。

其次,把每个地区的年龄上下2岁,总共5个年龄段,按照下式加权,其中 为当地平均初婚年龄:

500

最后,用加权适婚年龄人口除以当年总人口,得到一个「适婚年龄人口占比」。这个比值,说明了这个城市有多少人进入了结婚年龄窗口。

我们把这组数据和历年结婚率放在一起,以题目中「全国最低」的上海为例,有下图:

500

再看明细数据,从2008年到2018年,上海的结婚率是从76‰下降到44‰,下降幅度是43%,而加权的适婚年龄占比是从2.9%下降到1.2%,下降幅度是57%。

结婚率的下降速度,比加权适龄人口的占比下降速度要更慢!

结婚率的下降,已经完全可以由适婚年龄人口的下降来解释,现在你想把房价放进去,很好,我们看看上海市从2008年到2018年的房价变化:

500

从2012到2013年,房价大幅度上升了。

从2013到2014年,房价上升速度减缓。

从2015到2016年年底,房价再次大幅度上升。

从2016年底到现在,房价上升速度再次大幅度下降,去年甚至有所下跌。

再去看上面那张图,请问,这些变化解释了啥呀?

对这种拟合度在95%以上两组数据,什么房价高\一个人过得爽\劳动再生产,到底在解释个:

啥呀?

啥呀??

啥呀???

为什么适龄人口下降会如此之快呢?原因当然是1990年之后出生人口下降。这个下降带来了一系列结果,包括1990年后出生人口的平均教育程度急剧上升,目前的结婚率大幅下降,以及出生人口的逐年下降。到目前为止,这些人口上的变化,基本都是人口机械变化的结果,我在这个回答下也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从上图看,1980年、1985年和1990年出生的男性与女性,他们的结婚概率有什么差别吗?1990年的生存曲线,有显著高于1980年的生存曲线吗?(生存曲线越高代表同样的年龄结婚概率越低)

500

500

1990年出生的男性比起1980年出生的男性,未婚生存曲线在25岁之后确实变得平滑一些了,但25岁之前基本没有差异。

1990年出生的女性比起1980年出生的女性……基本上是重合的。综上所述,目前为止的结婚率下降,基本完全是由于出生人口降低导致适婚人口的占比降低导致的。

因此,目前为止所有的关于结婚率下降却没有看人口结构变化的讨论,基本上都是:自己给自己加戏。

2019-05-13
社会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俄关系是维护世界稳定的重要因素”

尹锡悦,终于抓到了

“美国人开眼了,多年反华宣传破功”

“东盟有谁?”“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民主党人忍不了了

面对200多页问题,他“哑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