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北上广爱情荒漠,香港我来了!

父亲大概也没有想到,六年前他领我一起拿到的香港身份证,竟然成为我逃离北上广的最佳通行证。

六年前我飞赴香港办理身份证的时候,对这个陌生的城市漫生出了一些好感——

她比上海更洋气,尤其是中环半山的石板街,仿佛一条条永远也走不完的异域街道。

拐弯处有惊喜涂鸦,爬坡处映入眼帘的各式建筑,各有各的美妙风情。

处处洋溢着一种中西合璧的随意自在。

500

我最喜欢这个城市对颜色的融化。

无论多么出彩的颜色,洒在这里的任何一面墙上、地板上、桥上、列车上,都是那么洽当。

似乎没有什么是它所不能适应的色彩,真是万象包容。

从此之后,我成了香港每年到此一游的过客。

我走过很多片区,领略这座山海城市不同的风景。

唯独没有想过,将来有一天,我竟然会鼓足勇气离开上海的老房子,独自一人生活在人生地已有点熟的香港。

500

我是上海的独生女,从小就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小可爱。

我几乎没有自己操心过如何生活下去这个问题,一眨眼竟然已经走到了令人焦虑的30岁。

父母似乎也才猛然惊觉女儿已经奔三了,再不嫁出去有可能会成为滞销品。

我自己倒是一点也不在意。

北京上大学时谈过一次恋爱,七年的感情异地工作后两人和平分手。

和平的背后是后来细枝末节发现的第三者插足。

从此我不再期待爱情,感情是那么不堪一击的易碎品,经不起谎言、背叛、分离的割裂。

而不爱人,就再也不需受人伤害,一个人又有何不可?

可母亲却不这么想。父亲不曾发表意见,我想他是同意任由我一个人野蛮生长到老。

母亲和亲戚们拜托得最多的是,有合适的对象介绍给宝啊!

仿佛我是家里一个多余的摆件,只要其他合适家庭正好合适这个摆件,就可以正好将我摆进去。

然后她大概是可以应付那些七姑八婆们,是啊,囡囡嫁了嫁了,勿操心。

500

事实是,老母亲亲自出动去了上海公园相亲角,也无法为我觅得如意郎君。

年纪一大,她的疑心比我还重,看着每个小伙子似乎都即将对宝贝不怀好意。

三分之二资料已经在她手里阵亡,剩下的三分之一,挑来拣去。

一年下来最终安排面基两个,哪里又会有什么合适的。

一晃两年过去了,我倒是每天上班下班生活工作得快乐又充实。

母亲肩上把我嫁出去的担子似乎又重了一些。

去年封城封路之下,我的工作也变成了居家完成。

每天24小时面对家中二老,竟然是我有史以来出逃欲望最强烈的时候。

我提出让我出去外面住住酒店,反正工作在电脑里已经可以完成,二老欣然同意。

思来想去,我的思绪飘到了我喜欢的香港,于是决定来香港独自住上一段时间。

父亲双手赞同,这是在我们心目中比任何地方都安全还方便的城市。

我挑了一间喜欢的酒店,第一次在香港住了整整半年。

500

这里的氛围开放自由,没有人会在意你是做什么,也没有人会阻挠你的自由。

慢慢地,很多时候注意力会放在自己身上了。

除了完成工作,令自己保持愉悦心情与健康生活方式也成了日常的一部分。

当生活的重心回归到更加纯粹的自我之外,似乎对周围美好事物的喜爱感觉也越来越强烈。

母亲大概也感觉到我在香港过得挺愉快,视频电话从每天必有到三天一更,最后一个礼拜匆匆打一次挂线。

彻底放心我的初期港漂生活。

500

年底回了上海过年,这一别,与以往不同,竟然多了几分不舍与思念。

走进梧桐树掩映的上海老房子,熟悉而刻板的感觉扑面而来。

我已然回不去无忧无虑的童年,亦挥别不了过去不想回首的岁月。

上海,人刚回来,心已开始酝酿一场更久的离开。

母亲理解我的逃离之心,正像理解她自己也是时候给自己松绑一样。

我的离开,对她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父亲说得最多的是我永远支持你,虽然无法设计你的美满人生,但你需要的时候我都在。

我辞去了上海的工作,带着二老的祝福重新回到香港。

500

如今我居住在租来的小小一居室里,经常以喝咖啡吃餐蛋治开启新的一天。

我的新工作依然可以居家完成,其余的时间我尝试着让自己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比如买花来布置家居,买食材自己做饭,规划新的跑步路径,参加瑜珈班练习……

这些都是我以前不会主动去做的事情,如今慢慢得心应手,生活的节奏似乎也开始由自己掌控。

那么问题来了,我在香港,能找到我的未来归宿吗?

*图像影音来自网络和作者,本文版权归香港体验官所有,转载请联系香港体验官微信公众号(ID:ExperiencehkGPQ)。

-END-

关注我,就不会错过每一次在香港的体验:戳这里

发表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2023-11-22
港台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以军总长被曝与内塔尼亚胡激烈争吵:这么干局势会失控

又威胁上了!“最高70%,12国等着收信吧”

“美国一退再退,这里也要让给中国?”

法国撺掇欧盟:加强关税壁垒,对抗中国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明年参选,共和党人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