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对博士生与导师的关系几乎是放任状态,领导很少过问博士生的学习生活问题

【本文来自《“学生集体患癌”疑云下, 一个更蹊跷的矛盾令人深思|文化纵横》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做学问是自己的事,搞科研是团队的事,单都离不开主观能动性。导师把学生培养好,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了,成绩也就出来了。

导师不要过分剥削学生,学生也应该多尽点义务。当然,这些情况只能在师生关系融洽的情况下发生。像文中说的那些情况中,是不可能这样做的。

挣到博士生这个地位,学生都是有一定能力的。但是,这种能力只能证明学生在读硕士时的成绩,不能证明学生的其他能力。不能证明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比如应变能力,灵活能力,设计如何毕业的能力。读博期间如同进入了社会,只是这个圈子小了一点。作为学生,特别是一直在校,读到博士的学生,思想还是相当单纯的。与在社会上混过的导师相比,经验相差太多。因此,我们国家必须制定一系列措施,对这些学生进行保护。同时,也要对那些不负责任的导师和那些盘剥学生的导师进行惩处。要做到这一点,光靠本校领导,空难解决这些问题。

据本人了解,学校对博士生与导师的关系几乎是放任自留的状态。学校领导很少过问博士生的学习生活问题。

本人同情那些受盘剥的博士生,但也很他们不成钢。读博不容易,该怎样树立毕业,能否在赌博中间出成果,这是博士生必须考虑的问题。再考博的时候,没人考虑这些问题。考上了(或直接上了)就必须考虑这个问题。能充分利用到市局有的有利条件,在短期内悬顶自己的主攻方向,才能算走出了第一步。如果能利用导师的人脉,选定自己的主攻方向,则更好。

导师的水平也是有限的,如果能利用赌博的业余时间,再开辟途径,实现自己的愿望就方便多了。

对于导师的作为,学生尽量少计较,为了自己的主要目标,利用导师是主要的。真正遇到了有能力的导师,那是学生的荣幸。要是遇到不怎么第的,学生就应该自己发奋了。

发表于河南省
2023-11-11
教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两人热聊暗杀,李在明希望在朝鲜建特朗普大楼

“要不你跟我一起访华,还环保呢”“我愿意”

中企拿下后,美欧同行坐不住了:求政府干预

特朗普急于追赶中国,“这或许是韩国唯一的筹码”

“法国正处于危险之中”,他选择赌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