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下去不是问题了?抱歉,生存下去目前就是个问题
【本文来自《一个小姑娘非常坚定要学生物,家长拜托张雪峰劝孩子不要学,生物专业这么不值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就是现在社会所存在的“功利主义”、“精致利己主义”;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不同步,且“精神文明”远远滞后于经济建设的现状。这种现状在进行经济建设过程中,以“钱途(经济)”为中心,“效益(利益)”最大化的环境下是必然发生的。
从视频中张雪峰所设计的问话语术及部分观友的回复中不难看出:首先所关心的是将来的就业情况;其次是关心收入情况。能够从个人爱好、理想追求方面来考虑学业方向的观友并不多。但这种优先考虑就业、收入的观念是现今社会环境下非常正常、无可厚非的选择。
为理想而奋斗,必先以能生存下去为基础;当生存下去不是问题的时候,个人理想是可以上升为个人的毕生追求目标的。
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什么年代,什么专业,什么领域,其都是能够有一番作为的。在现今社会当中,完全将就业、收入放在第一位来考虑学业方向,这种现象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因这种求学观点、观念太狭窄,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其实,在现今社会中,只要不是懒惰的人,生活是没问题的。只不过现在是“即想轻松,又想收入高”,“能力不行又要攀比”想法的人是大量存在的,这就造就了一大批“好高骛远”的“高不成低不就”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试问,这真的是“就业难”吗?无非是不愿面对现实,不自我准确定位自身能力,在那里“怨天尤人”实属不应该。“躺平、摆烂”的出现也就见怪不怪了。
在现代社会,当生存不是问题的情况下。国家、社会需要大量的有理想、有追求的学子进入不同的专业、领域求学,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所追求目标及理想,成为国家、社会所需的人才、学者、贡献者。
学业以就业、收入为求学目标也好,以个人喜爱,实现个人理想为目标也罢。这些想法、选择都无可厚非,存在即合理。只不过在这混沌的世界当中,需要一股清流来冲洗它。让这社会不再有那么多的市侩、戾气与自私,多一点清新、和气与大方。
文章中的小女孩就是这股清流之一!!!
"生存下去不是问题"
抱歉, 生存下去, 目前就是个问题. 都在叫卷, 就是因为找不到工作.
"首先所关心的是将来的就业情况"
不关心就业情况的都是什么样的人呢? 估计确实是你说的"生存下去不是问题"的人.
而关心就业, 就是关心生存, 没有工作, 就是无法生存.
"只要不是懒惰的人,生活是没问题的"
确实是的. 那么, 为什么要学一个以后永远用不上的东西?
学完了生物, 以后, 找不到就业, 然后, 做个营业员, 生活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 当年究竟是为了啥, 死活要学生物? 没有资本, 学生物能独立创业?
"国家、社会需要大量的有理想、有追求的学子进入不同的专业、领域求学,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所追求目标及理想,成为国家、社会所需的人才、学者、贡献者。"
没有就业, 说明国家不需要. 生物(物理化学)实验室, 都决不是个人能负担的. 没有这些. 国家需要那么多学生物的人做什么? 国家需要大学培养无数的生物人才去做主播, 养猪, 营销? 有就业, 才代表国家需要. 国家, 企业建立更多的实验室, 大幅提高生物人才的待遇. 提供就业. 才是明示国家确实需要这样的人才.
以就业为导向, 就是以国家需要为导向. 大学才以此导向培养对应人才.
"让这社会不再有那么多的市侩、戾气与自私,多一点清新、和气与大方。"
不知道你是怎么获得这样的感受的.
我看到的, 只是无奈的现实问题. 是面对现实而已.
所谓的"多一点清新、和气与大方", 从来就是在多选条件下的选择.
而现在是0和1双选. 要么就业, 要么水漂.
作为富二代, 有家族产业做第三个选项. 当然, 可以选择兴趣, 理想.
要让人们有理想, 有追求. 那么, 请提供多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