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捡漏的范围还要大一点,地里的、田里的,还有鱼塘,果树都可以捡漏

【本文来自《我在河南做过几年工,本地人对这种捡漏的行为通常很包容》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老家捡漏的范围还要大一点,地里的、田里的,还有鱼塘,果树都可以捡漏。第一次对此有印象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我爸爸做村干部,没有工资,集体只给一块1.5亩左右的水塘养鱼作为薪酬。每次我们家放干水捕鱼的时候就来好多乡亲帮捕鱼等着捡漏,塘里还有很多鱼的时候,我爸就让他们去自己捉鱼拿回家了,我那时小不懂就问为什么,我爸爸就说,你吃鱼,他们也想吃呢。最惊喜的还是捡那些大龙眼树的漏,每年那些老龙眼树收果,那些慷慨的人家往往只收一半的果就放开人家捡漏了。

我曾思考过,这种捡漏其实是一种邻里之间的人情关系,是那种相对贫苦封闭环境下的一种互助关系,也是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一部分。只是在当代市场经济财产私人所有制意识不断提升的当下有些唐突,但不应否认它是许多人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发表于重庆市
2023-10-16
社会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又想对华出损招?贝森特回应

变本加厉!欧盟列出12家中国内地及香港实体

美欧日车企无一幸免,人怎么能闯这么大祸@荷兰

“中国太快了!一旦启动出口,将成强劲对手”

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