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强大的人工智能,也仅仅是“能干好某件事”,但“不知道自己在干某件事”

【本文来自《124位科学家联名批判!这个理论究竟是不是伪科学?》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兄台也许应该先搞清楚“智能”与“意识”的区别。

实际上,就目前发展的图灵机来说,无论其计算能力(换句话说也就是其“智能”)有多强,也是永远不可能产生意识的。

就好比一台超级电脑,它的计算能力也许是我的一亿倍,数据库容量更加是我的一万亿倍。我和它下棋,它可以轻松计算、检索出最佳的策略,每次都打败我;和它互动,无论输入什么问题,它也可以从大数据中计算检索出最佳答案,次次都给我(对我来说)有意义的反馈。

但是,问题是:我知道自己是在下棋,但是一台图灵机,无论其多么强大,它都不过是在应答指令而已。——区别仅仅是运算检索的速度、数据库的容量诸如此类。

换句话说,再强大的人工智能,也仅仅是“能干好某件事”但“不知道自己在干某件事”。

正如一台超级电脑,会下国际象棋但“不知道自己在下国际象棋”,会模仿下棋但“不知道下棋的意义”。

这是图灵机的本质就决定了的,因为它不过就是某种指令性的体系,哪怕你再怎么通过随机、混沌、无序性之类地来模拟,也依然只能是模拟,改变不了它是指令驱动的本质。

而要想产生人工意识……必然要走新路,当然首先人类还得先彻底搞清楚意识到底是什么,人类目前连这一步都没有完全迈出去呢,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

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人工智能”绝对不是“人工意识”。

而且,小猫小狗连一加一等于二都未必算得出,智能基本为零,但是照样产生了意识。因此想通过人工智能的功能上的不断强大、从而“量变引发质变”出现意识,我看是不可能成功的。

发表于安徽省
2023-10-02
科技 社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财长收到短信:刚救助米莱,他就抢中国订单

习近平等出席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

港府是否要求新加坡引渡罗冠聪?李家超发声

“中国是700磅大猩猩,我们这几家算不上真正对手”

“美国业界仍一头雾水,中方已先发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