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传承是社会学概念的,是宗族概念,但不是血脉概念
【本文由“西方朔”推荐,来自《2004年,肯尼亚女孩找到大使馆,自称郑和水手后裔,引起轩然大波》评论区,标题为西方朔添加】
血脉也很重要的!
中国的历史传承是社会学概念的,是宗族概念,但不是血脉概念。血脉概念是母系社会才能流传的东西,是西方的垃圾。因为母亲才能确定是孩子的血脉传承。
所以中国讲究父子传承,父系传承,小说也罢,史书也罢,不会体现血脉上的传承,也不存在所谓的靠血脉觉醒的概念和灵兽灵器。但西方却很多,比如什么指环王、权游之类,一件祖传的灵器丢失,找回灵器才能就族人,这个灵器只能由上代人的血脉子孙的血才能觉醒等等。原因很简单,西方的滥交行为导致只能考证到母系血脉传承,父系血脉就非常复杂,以为稀罕所以珍惜,于是对这类的血脉的鉴别显得必要。由此还形成了血脉为基础的法律。当代中国法律学者无知无畏,学西方学糊涂了,把这一套引入中国,真是把中国的婚姻家庭搞的乱七八糟。
举个例子,秦始皇根据各方考证大概率是吕不韦的血脉,但他却永远不可能认吕不韦的宗,不管怎么说,他就是秦异人的儿子。为此他可以将吕不韦赐死,也不会有人说他不孝。
古代的土财主为了改变获得优良基因,甚至会让自己的妻妾去勾引有才有貌的之士。
我老家有类似的情况,一个少女与人通奸的未婚先孕,只好跟继兄结婚了,生了一子,后因水性杨花,再次出轨,于是离婚另嫁,孩子归那继兄。那继兄抚养孩子长大成人,尽管全村人都知道该儿子并非该继兄亲生,也知道谁是他血脉上父亲,但却没有人包括族长和那继兄并没有要那血脉上的父亲负责。那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就被认知为那继兄的大儿子。最后也是那孩子给继兄送终,一家人和和美美过了一辈子。在族谱和宗祠上永远记录着那继兄的长子是谁,长孙是谁。那血脉父亲永远也不可能跟那孩子相认,即使他孤老终生,那孩子也不会给他一碗饭吃。
要是现在按照抖音或者自媒体的文中,好像那继兄吃亏了,帮别人养了孩子。但实际上呢?孩子究竟是谁的?谁在族谱上显示无后?
写到这,我发现其实西方的最高层也是这套逻辑的,比如英王室,哈里明显不是查尔斯的血脉,他的血是觉醒不了那把宝剑的(当然我觉得查尔斯的血也觉醒不了)。但社会上却永远承认他就是查尔斯的第二个儿子。
血脉概念就是法律人士拿来糊弄社会的玩意。
打开APP查看5条评论
评论5条
自思自立
2023-09-28 22:37
来自广东省
山顶洞人BH
2023-09-28 21:28
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
这个,在历史上就有个很有名的类似案例,即明朝嘉靖年的“统嗣之争”
有兴趣的可以查查,我嘴笨,讲不清楚。
那个争论是因为正德皇帝朱厚照死得突然,没有候选人的准备。正德的老爹孝宗朱祐樘只有他这么一个儿子,正德无子,所以该脉绝后了。
而那些大臣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可能宪宗朱见深没有曾孙出生,或者年龄实在太小,于是立朱见深的另一个儿子的儿子(即孙子)朱厚熜为帝(即嘉靖),问题是大臣们采用的是兄终弟及的传统,而不是让朱厚熜过继给孝宗的做法。这种不太符合宗族管理的做法让朱厚熜有种得位靠大臣所以得位不正,必须被大臣摆布的感觉。估计也是大臣想要达成的愿望。所以大臣们宁愿让孝宗朱祐樘绝后也不安排过继事宜。如果当时安排过继仪式,那么后面的事就可能不会发生。兄终弟及的传统意味着房(脉)的转移,比如赵匡胤和赵光义,皇位自然从赵匡胤这一脉转移到了赵光义这一脉。而宋高宗无后,但宋孝宗过继,所以皇位一脉只是在血脉上转移,但没有在宗族上转移。
当时皇权和相权争夺很严重,(即使朱元璋废除了丞相,但实际上大学士承担了类似丞相的隐权力。)所以嘉靖(即朱厚熜)需要通过追封他爹为帝,夺正统来争取权力。这个跟唐高宗李治执意要立武曌为后的做法同出一辙。最后他成功了。大臣们聪明反被聪明误。
清朝虽然因为立幼君出现很多问题,但他们在立嗣方面显然吸取了这个统嗣之争的教训,把辈分搞得明明白白的,同治无子,所以让载湉过继给咸丰当儿子,立为皇帝,是为光绪。光绪无子,则从他弟弟的儿子当中选溥仪过继给同治同时兼顾光绪,是为宣统。也就是说本来咸丰那一支是绝后的了,但因为光绪和溥仪的过继,使得他那一房(脉)得以延续。
所以说宗族不是以血脉作为延续的依据,而是根据实际生活情况来决定宗族关系。
再举个例子,成吉思汗的大儿子不是成吉思汗亲生,但他同样是成吉思汗的大儿子,而且跟其他三子一样获得一个汗国的统治权(似乎就是今天的俄罗斯。)很多人可能会说,成吉思汗就是因为大儿子不是亲生的,所以没有传位给他,那么成吉思汗也没有传为他亲生的大儿子(即二儿子)呀。
山顶洞人BH
2023-09-28 21:28
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
这个,在历史上就有个很有名的类似案例,即明朝嘉靖年的“统嗣之争”
有兴趣的可以查查,我嘴笨,讲不清楚。
自思自立
2023-09-28 21:09
来自广东省
小众观察者
2023-09-28 19:19
来自北京市
宗族文化的底层逻辑就是:血缘姓氏为基础。文中说的那些生不出孩子,找人代孕,的确存在,但都是没办法的办法,也不是普遍现象。无论古今,谁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是自己亲生的啊。所以文中的例子没什么说服力。
今天中国也不是靠‘传统文化’立国的。更不可能自称什么郑和水手后裔,就随便给什么国民待遇。
现代社会(中国也是)讲的是什么?法律,权利,常识(共识)。血缘,宗族,传统,都不能超越这三点。
好比说,不能因为传统文化里,父亲打儿子不违法,所以现在还允许父亲随便打孩子。
同理,古代宗族社会,上了族谱的男丁,如果死的时候没有男性后代,财产是要充公(宗族公产)的。
现在搞这一套时候违法的侵害基本公民权的。
你从上面文章中那句话看出我说的是生不出孩子的?我举了两个实例,一个是秦始皇,他不是独子。
第二个是那个继兄,他也不是只有 这么一个儿子,他有再娶,也有其他子女。只是跟这主题无关,所以没有提而已。何况当时他还很年轻,根本不存在不再娶妻生子,将来没有其他孩子的念头。
今天的中国就是城乡割裂, 城市和所谓的砖家,特别是法律砖家被西方洗脑太多了。现在的婚姻法把结婚组成家庭变成了两个人搭伙过日子。女方不需要对婆家负责,反而要对娘家负责。男方不需要对娘家负责,以前女婿当半子的说法也不存在了。所以男女结婚就是搭伙过日子。这就是导致城市出现越来越多的不婚的原因,既然是搭伙过日子,我不想搭伙行不行?
农村就出现了更大的问题,女方的家人要巨额嫁妆,分家产时没有女方的份。按照以前农村的做法,嫁出去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要点嫁妆相当于提前预支了养老费用,也无可厚非。但现在呢?女孩在女方家什么也没有得到,还付出了不少(这些嫁妆绝大部分会成为她将来的家债务。)还要照顾女方的父母家人。所以出现了女方老人强行要她照顾,她不愿意照顾老人的情况。
这样同样对男方的父母来说就非常不公平了。他们花了巨额的嫁妆(可能是巨额的债务)只换来了一个对家族没有什么义务的儿子生活搭伙人。人老了生病了,儿媳妇不用照顾。
两头不讨好。
所谓的西方式人权,法律其实就是解构中国社会的毒药。
小众观察者
2023-09-28 19:19
来自北京市
宗族文化的底层逻辑就是:血缘姓氏为基础。文中说的那些生不出孩子,找人代孕,的确存在,但都是没办法的办法,也不是普遍现象。无论古今,谁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是自己亲生的啊。所以文中的例子没什么说服力。
今天中国也不是靠‘传统文化’立国的。更不可能自称什么郑和水手后裔,就随便给什么国民待遇。
现代社会(中国也是)讲的是什么?法律,权利,常识(共识)。血缘,宗族,传统,都不能超越这三点。
好比说,不能因为传统文化里,父亲打儿子不违法,所以现在还允许父亲随便打孩子。
同理,古代宗族社会,上了族谱的男丁,如果死的时候没有男性后代,财产是要充公(宗族公产)的。
现在搞这一套时候违法的侵害基本公民权的。
guan_15469863361100
2023-09-28 18:57
来自北京市
说得好!精神与文化之脉远大于血脉。灵魂才是重要的,肉体只不过是灵魂的载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