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很美,但这不是全部
作者 | 陆六六
来源 | 最人物
在大众的印象中,一名优秀运动员理应是“隐忍而伟大”的存在。
人们习惯将他们的故事与“赛场”和“奖牌”紧密相连,又下意识地以为,成功的背面,就一定是犹如苦行僧一般的艰苦,和付出一切只为更快、更高、更强的顽强拼搏。
然而“00后”田径运动员夏思凝,则提供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2023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100米栏决赛赛场上,出生于2003年的夏思凝以13秒25的成绩夺得冠军。赛后,一张她领奖的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
照片中,20岁的夏思凝撑着雨伞站在象征着荣誉的领奖台上,身材高挑、笑容明媚,整个人看起来松弛且自信,引得一众网友慨叹:
颜值与实力,她都赢得很明显。
这天之后,夏思凝成为2023年国内关注度最高的运动员之一,流量接连不断地涌入她的生活。
渐渐地,人们发现夏思凝的故事,并不只是一名运动员千锤百炼成为“冠军”的故事,辛苦和拼搏之外,青春在她身上投射的精彩与热烈,和奖牌一样,熠熠生辉。
初中之前,夏思凝一直生活在“既定模板”里。
2003年,她出生在湖南邵阳,父亲曾是田径队成员,母亲则是一名拉丁舞者。
自4岁起,夏思凝便陪着母亲去舞蹈教室训练、演出,稍微长大一点,她又被送进少儿艺术培训基地,学习民族舞和二胡民乐演奏。
女孩子学习舞蹈和音乐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在夏思凝父母的规划里,女儿应该循着艺术的道路按部就班地走下去:考级、升学,或者想的更遥远一些,未来可以凭此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
尚还年幼时,“未来”和“梦想”之于夏思凝更像是写在课本和优秀范文里的“抽象概念”,对于眼下的生活,听从父母的建议,对于彼时的她来说,也许是唯一的方向。
图片来源:夏思凝微博
小升初那一年,命运给了夏思凝一次自主选择的机会。
因为身体素质好,性格活泼、好动,夏思凝被体育老师选中,参加当时市里举办的中小学生运动会。这本是一次尝试,但夏思凝在赛场上的过人表现,却让体育老师眼前一亮。
比赛之后,体育老师找到了夏思凝,问她是否有意加入体队,进行更专业和深入的训练。
奔跑在田径赛场上,耳边疾速滑过的风帮助夏思凝推开了另一扇门,而门里,是一个她此前早已听说,却从未真正踏入的世界。
夏思凝好像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她开始期待,如果顺着这条跑道一直奔跑下去,前方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
夏思凝就这样爱上了体育,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大家都很惊讶。
彼时,夏思凝已练舞多年,家里为此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况且体育训练和学习艺术一样,讲究“从娃娃抓起”,眼下夏思凝即将升入初中,属于“半路转行”,想要有所成绩可谓难上加难。父母担心女儿辛苦,始终不同意她“弃艺从体”。
“但是我的性格很犟。”夏思凝如此评价自己。换言之,她的坚持很难被动摇。此后一段时间,夏思凝积极投入体育训练,虽然辛苦,但从不抱怨。
如此坚持了一段时间,父母被女儿的坚持打动,也终于理解了女儿的热爱。
故事就这样被改写。追风少女心中的热火已经燃烧,只等清风拂过,便可燎原。
图片来源:夏思凝微博
在那张广为流传的“雨中撑伞领奖”照片之下,有这样一条评论:
她很美,可“美丽”只是她众多优点中的其中一个。
回顾近9年的运动生涯,颜值之外,夏思凝在跨栏这件事上的确有着过人的天赋和能力:
14岁时,她拿下人生的第一个全国冠军奖牌,成为学校里的风云人物;
16岁参加世界中学生田径锦标赛,获得女子100米栏第一名,这之后仅仅3个月,她又在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上,以13秒30的成绩夺冠,并打破全国少年纪录——而这一跑也成为了她的“成名之战”。
稳步提升的速度和在赛场的优异表现,让夏思凝在收获掌声与荣誉的同时,也得到了一些极为珍贵的机会。
高考前,国内多所知名院校向她投出橄榄枝,那些别人费劲心力也无法捕捉的成就,就这样与奖牌一起,被明晃晃地摆在了她的眼前。
面对触手可及的成功,夏思凝是清醒的,就像最初下定决心要练习体育一样,她再次选择遵循内心热爱,报考了北京体育大学。
2021年,夏思凝被北京体育大学录取,与新生活一同到来的,还有更专业、更系统、更深入的训练。这看似是一段艰难岁月的开端,但在夏思凝的表达中,几乎听不到对此的担忧和顾虑。
“训练当然累,最累的时候就会趴在地上。”夏思凝说:“但这就是运动员的生活,我很适应这些。”
进入大学后,夏思凝在女子100米跨栏运动上的潜能被不断挖掘、开发,直到2022年,她的优异表现引起了孙海平教练的注意,同年7月,她开始跟随教练训练,成为刘翔的师妹,运动生涯迎来另一个拐点。
讲起夏思凝,孙海平,一个见证了很多伟大跨栏运动员诞生的优秀教练,频繁使用到的词汇是“聪明”、“优秀”、“清醒”和“拼劲很足”。在他的眼中,夏思凝身上更多闪耀的,是当下新时代运动员独特的个性,以及敢言梦想、奋力逐梦的坚韧与勇气。
现实也确实如此。
前段时间,在2023年全国田径锦标赛上,夏思凝以13秒25的成绩成功夺冠。
决赛当天,天空下着小雨、场地湿滑,夏思凝本人脚伤未愈,但这些“不利因素”统统被隐没在掌声和喝彩声中。
冲线时刻,所有人都看到了夏思凝的速度和实力,这是一名职业运动员的高光时刻,但她并不留恋:
“我就是为打破纪录而来,我的梦想是跑进13秒,站上奥运会女子100米栏决赛的跑道。”
相较于回味已经过去的成功,夏思凝更擅长让自己“归零”。
“我以后的体育之路还很长,下了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 相比追逐他人,她更专注于追逐已知的自己。
图片来源:夏思凝微博
在所有关于夏思凝的讨论中,大众尤其关注的,是这位年轻运动员身上特有的气质——一种传统意识中伟大运动员极少展现的多样性。
走入夏思凝的日常生活,人们能够看见她的刻苦和奋进,也能清晰看到,她对于生活的仔细经营和美好向往。
“跨栏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我的人生不能只有体育。”
训练、比赛都很重要,可那不是夏思凝站上赛道的理由和初心。
当一个人奔跑只为热爱,那些在外界看来很辛苦、很枯燥的日子,就都成了她追梦路上必经的风景,所以夏思凝可以边跑边看。
宇宙山河浪漫,生活点滴温暖,这些都值得她前进。
图片来源:夏思凝微博
运动场上,夏思凝时刻保持着冲刺状态,回归生活,她一直都是简单纯粹的小女孩模样。
讲起上海,她说这座城市留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东西,是迪士尼乐园;周末训练结束后,她会穿上长裙、戴上蝴蝶结头饰去逛公园、吃快餐;休假时会穿二次元JK制服、拍一组氛围感十足的照片,又或者去游乐场来一次“夏日出逃计划”、和朋友拍几个搞笑短视频段子……
当然,她偶尔也会提起病痛和辛苦,却不轻言迷茫困顿,因为“生活本来沉闷,但跑起来就会有风”。
这是一种认真生活的表现,也是一种极为可贵的,纯粹的原动力——
去奔跑,因为热爱;去闪耀,因为青春本来如此。
图片来源:夏思凝微博
夏思凝的出圈效应,实际是一场颜值与实力的共赢,同时也是一次“审美修正”。
脱离了公众对于优秀运动员严肃、沉闷,如同苦行僧一般的刻板印象,夏思凝更多展现的,是属于新时代背景下,年轻一代运动员的个性与胆量——敢言、敢美、敢出色。
不放弃前行的机会,勇敢表达内心的追求、积极表现个性的自己,而后通过努力获得实力,最终摘得星辰。
尽情追梦、大胆竞技,无所谓“女孩该有的样子”;要拼搏也要浪漫,不囿于“运动员该有的样子”。
“不被定义,庆幸自由,我可以活成我喜欢的任何样子。”
图片来源:夏思凝微博
颜值与实力并存,夏思凝在追逐热爱的路上步履不停、勇往直前。
这种“既要美,更要强”的体育精神,正在帮助夏思凝不断解锁新技能、新身份。
跨栏之于夏思凝是热爱;“品质”与“超越”之于MG品牌,也是梦想和目标,是他们从开始走向将来的动力。
暂时的辉煌不会让逐梦者停下,因为远处仍有更高、更强的目标。
坚持热爱,奔赴远方,敢言梦想,御风而驰。
在逐梦路上,每一个直言梦想、尽力出彩的追梦人都是勇敢的旅人,远方繁星满天,逐梦要趁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