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的过程太无聊了,所以习惯了带本书去,边放牛边读书
【本文来自《我从6岁开始放牛,早晚两次,中考考的是全地区(地级市)第四名》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也想让儿子去放牛,只是现在没有地方放牛了,农村老家也不行(绿水青山——山上不准放牧)。
作者是玩笑,本人看真是好办法,一味读书,会把思想读死了,以至于什么都不会——不会洗碗不会洗衣不会洗澡……有的甚至不会吃饭。
人才是多方面的,不是考高分,读博士才是人才
哈哈哈,你还当真了啊。
好吧,给多点提示:
因为放牛——我家的牛是公牛,必须一直牵着牛绳让它吃草——的原因,太无聊,就被动养成了一定要带本书去放牛的习惯。平时有字的任何书,好读的必须立马读了,诘屈聱牙的,没书读的时候也硬着头皮读了;一般学期开始一周内,就能把语文书看2遍,里面的生字词,完全不经抄抄写写就全掌握了。跟着无聊没书看,数学书也带去放牛,里面的习题,全部口算心算一遍;那些自然地理历史之类的,凡是没看过的,如获至宝,连前言后记都看。因为看的书多,比较容易抓住重点,课本有相当于提前预习过,老师上课说一大堆,总是能够快速“提取”到重点部分,所以上课真的有一种“自动”习惯,废话多、不太凶的老师,马上能瞌睡。
但是这也有一点“偏食”,就是想象力(天马行空的能力)差点,叙述事情时比较散漫随性(读古书学作文的练习太少)。
现在的孩子要丢开这汹涌的信息炸弹、沉浸到阅读里去,可能需要家庭里没有电视、视频、游戏的存在,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