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短史记”这种营销号又在带节奏喷诸葛治蜀,不得不说两句

短史记的历史发明家谌旭彬老师这篇的标题是“刘备与诸葛亮,是如何压榨蜀国百姓的?”注意,用词是压榨。

理由有三:

1 搞新货币,收割韭菜

2 严刑峻法,搞得蜀国人民苦不堪言

3 穷兵黩武,把全蜀国人民当人肉电池,为了圆一个不切实际的光复汉室的梦……

500

这篇文章下的读者留言无一例外都在喷诸葛亮,而且还有人夹枪带棒(平等的贫穷),如果这些评论没有选择性的放出来的,应该不太可能的

500

500

谌搞史料,当然不敢编,但是善于剪裁,捡到篮子里就是菜。诸葛亮是否在压榨蜀国,蜀国的百姓最有发言权:

诸葛亮上任后第一时间外结孙权,平定南中,抚平内患,休养生息,充分发展国力。

500

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治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资治通鉴》引文

诸葛亮治下的蜀国是什么样?

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

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

诸葛亮刚去世,蜀地百姓要求为其立庙,不立?那我们就自己野祭。戎夷野祭,尊诸葛亮为祖,少数民族同胞也在祭。

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

诸葛亮死后四十年左右,百姓们还在各种追思。

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譬也。

诸葛亮死后100年左右(该故事时间有存疑,但不妨碍说明):是说桓温征蜀时,遇到一个当年曾经伺候过诸葛亮的小吏,小吏如今一百多岁了。桓温问你觉得当今有谁比得上诸葛丞相?白发苍苍的小吏回答:丞相在世时,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丞相不再后,才发现无人能与他相较。

桓温征蜀,犹见武侯时小吏,年百余岁。温问:“诸葛丞相今谁与比?”答曰:“诸葛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

到唐朝,这时候诸葛亮死了有500年了吧。

武侯死殆五百载,迄今梁、汉之民,歌道遗烈,庙而祭者如在,其爱于民如此而久哉。
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今朝游故里,蜀客不胜悲。

到清朝,死了1500多年了。

蜀山谷民皆冠帛巾,相传为诸葛公服。所居深远者,后遂不除。

按照谌老师的观点,司马集团灭掉了蜀国,统一全国,应该给蜀国百姓解倒悬,事实真的如此吗?

钟邓之役,放兵大掠,谁复别楚、蜀者乎?

皇军进村了,什么荆州人、益州人,统统都是肥羊,还管你原产地?Are you kidding me ?羊就是羊,谁复别楚、蜀者乎?

再看看我大晋初治益州的功绩:

巴郡……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

只听说过溺女童,天府之国居然出现了大规模遗弃男童。什么叫苛政猛于虎?这就叫苛政猛于虎。你不节育,朝廷来帮你节育。

到底是谁在压榨蜀国?

刚到泰始四年,就来了出益州百姓无不怀念我大汉:

故中军士王富,有罪逃匿,密结亡命刑徒,得数百人,自称诸葛都护,起临邛,转侵江原。……初,诸葛瞻与邓艾战于绵竹也,时身死失丧,或言生走深逃。瞻亲兵言富貌似瞻,故富假之也。

其后,汶山守兵叛,汉中郡吏反,到了元康年间更是乖乖不得了,开闹流民起义。正儿八经的天下未乱蜀先乱。经过我大晋一番猛如虎的治理,留下了句民谚:

蜀贼尚可,罗尚杀我。平西将军,反更为祸。

贼过如梳,兵过如篦,奈何奈何。

一通折腾完,李雄重新独立,搞出了个成(汉)追踪蜀汉故事,益州人民才算过了段消停日子。又出现了熟悉的记载:

事少役稀,民多富实。至乃闾门不闭,路无拾遗,狱无滞囚,刑不滥及。

末了一算账,据说穷兵黩武的蜀汉统治期间,账面口增八万,我大晋承平日久,账面口增四万。

最后再说一点,谌老师在评论区还说了,诸葛亮坏事做的太多,根本不敢设立史官,而且大肆销毁史料。

蜀国不设史官这话陈寿确实说过,但是……

500

蜀汉绝对是有史官的

“史官言景星见,於是大赦,改年。” (《后主传》)“黄气见自秭归十馀里中。”(《先主传》)“后十四年夏,还成都,成都望气者云都邑无宰相位,故冬复北屯汉寿。”(《费祎传》)

还有“建兴九年冬十月,江阳至江州有鸟从江南飞渡江北,不能达,堕水死者以千数。”(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华阳国志》也有:“蜀时东观郎王崇,着《蜀书》,其书与陈寿颇不同”的类似记载,连陈寿自己也是做过“东观秘书郎”的。

蜀国不设史官,那陈寿嘴里自打脸的史官又是哪里来的?

蜀汉东观郎王崇著蜀书,但是就像陈寿入晋之后开始写三国志一样。

500

陈寿有些故意带节奏的话,经常被“史学爱好者”们利用

参考史学家金毓黼的证词:“兹考《华阳国志》、《后贤志》,王崇于蜀为东观郎,入晋后著《蜀书》,颇与陈寿不同。今陈书不见崇名,知几所见《蜀志》,若非崇之《蜀书》即《华阳国志》也''

2019-04-30
历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谈及特朗普,“很失望,我们成替罪羊了”

“从零开始发展行不通,我们必须拥抱中国”

“简直势不可挡!”美议员又操心起中国了

被当面说“胆怯”,特朗普大破防

“欧盟想‘投降’,只有法国公开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