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变化,当年公职单位,大多数人看不上,谁能料到今天这么好,既来之则安之吧

【本文来自《打完仗回来全塞到化肥厂、铸造厂、水泥厂,九几年又下岗,这就是我父亲的经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看不上的,谁知道后面会更好。当年香饽饽的,谁知道后面是啥,别什么都想好的。

       我亲四叔和作者老爸类似,78年底已经退伍回到家,但部队一份电报,立即返回部队。他是本地人,又会说越南北部的壮语,还是侦察兵,第一批进去。同去的第一批进去的人,很多是牺牲在自己的炮火下。又是最后一批回来的。当时回来的人,在龙州就立即给家里打电报报平安,过了几天,村里组织搞庆功会。但我四叔一直没信息,全家人参加村里的庆功会时,现场失声痛哭,直到几天后收到电报才知道平安归来。

       四叔立了二等功,回来后就进了供销社,同一批参战的,无论是否农业户口,基本都是进厂转非农。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当时的供销社是多么的热火,简直就是全县最好的部门之一,不仅吃上了皇粮,还能带来多少的收益。只是80年代未,因为超生,被开除了,没想到因祸得福。他不想再回农村,就自己开了个供销店,赶上了大潮,发了起来,算是小富吧。

      再过了十多年,当初的战友,大下岗后,失业无着,到处上访。四叔对自己的养老有了需要,开始参加战友们组织的各种上访。但去了几次就不去了。因为每次一去政府部门上访,政府马上叫他大姑娘,我堂妹,某个小学教师,立即到现场来做工作,为了不影响姑娘的工作,只好恢溜溜的回家。

      这几年,国家出台了很多的政策,他们这些参战老兵,都给了很多的待遇和补助,拿到了退休金。他现在很满足了,凡事一说到党和政府,感激之情不溢于表。

     那场战争,我家里的人参加很多,不过都平安回来了。一个姨丈立了二等功,转业后去了武装部。一个姑丈是战后驻守边境时,看上了我大姑,转业时一起去了深圳。一个姑丈当了支前民兵,立了功,恢复高考时加分上了大学,认识了我姑,现在文联里还写了本参战的回忆录。

     时代在变化,当年公职单位,大多数人看不上,谁料到今天这么好。但今天觉得是好的单位,谁敢说三十年后,还是这么好?不要什么都想拿好的。

发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2023-09-11
社会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国在这个问题上很真诚,至于美国嘛…”

美以“暴跳如雷”,五常中只剩美国…

美媒“震惊”:歼-35赢过F-35,中国航母里程碑

“对丹麦基础设施最严重的攻击”,俄方否认

在联合国演讲台上,卢拉当面内涵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