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特快:感谢日本海自,证实了055就是无畏舰
各位朋友大家好啊,欢迎收看《亚洲特快》,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最近日本刚刚通过的新防卫预算法案中所谈及的两艘“宙斯盾搭载舰”的事情吧。
其实这两艘被日本媒体冠以“令和大和”之称的战舰从一开始就引起了国内大量的关注,这两舰的起因我们早就说过,就是日本当初向美国洛克希德公司购买两套SPY-7反导雷达,准备在日本寻址建造“陆上宙斯盾”系统,用来执行反导拦截任务,公开的说主要防范的目标是朝鲜的弹道导弹威胁。但是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如今以远程导弹为主要打击手段的国家是谁嘛。
计划中日本的陆上宙斯盾系统将会装备日本与美国联合开发的标准III block IIA导弹,这种导弹是具备中段反导能力的大型反导拦截弹,甚至美国用它拦截过模拟东风-31或者白杨洲际导弹的靶弹,曾经成为美俄在削减核武器条约谈判中激烈争吵的对象。最后美国取消了进一步发展标准III BLOCK III的计划,因为这种导弹的拦截能力就更强了,基本上可以说就相当于是把美国的NMD系统搬到海上了。
当然了,现在因为新一代的远程导弹开始走高超声速滑翔的技术路线了,而美国现役反导拦截弹的拦截能力依然是以拦截纯粹的弹道导弹为主要目标的,所以连NMD带标准III都出现了非常尴尬的情况,甚至连朝鲜都已经装备了具备高超声速滑翔特征的新一代火星系列导弹,中国的全程滑翔导弹你拦截起来就更要命。
现在美日面对全程滑翔高超声速导弹只能寄希望于在导弹飞到目标头上速度降低的这一小段,尝试用THAAD、爱国者这些本来也不是设计针对空气动力学目标设计的武器进行拦截。
用人话来说,高超声速导弹在接近目标的时候,它相当于一架飞机,是平着飞的,一直到距离目标足够近的时候,才会一头进入深俯冲扎下来。而由于它是滑翔体,没有动力,因此速度会一路下降,如果要攻击最大射程上的目标,它末段的平飞速度会降低到2-3马赫范围内,这理论上就在现有防空导弹拦截包线附近了。
但是呢,爱国者3、THAAD这类导弹都是针对弹道导弹目标设计的,这些导弹在末段就是如同一颗炮弹,按照弹道飞行,几乎垂直的下坠。
那所以呢,针对空气动力学目标和针对弹道目标 ,拦截弹所需使用的制导控制律是完全不同的,对于导弹机动能力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针对一种以弹道导弹的速度进行空气动力学平飞的目标,不管是标准,爱国者,还是萨德、NMD,都会非常别扭。
而且呢,咱们之前也说过,在突防这个问题上,解放军是非常料敌从宽的,所以呢,之前咱们就谈到过公开报道里就表彰过某院校为研制东风-17导弹滑翔体内小型火箭发动机所做出的努力。那这就是说,这个滑翔体和美国人HTV-1、HTV-2这种滑翔体它不一样,它是可以在飞行末段再加速的,不论是用来进一步提高射程,还是用来提高突防能力,都是有可能的,当然更可能的是根据需要,灵活改变它的用途,就像空空导弹的双脉冲发动机一样,可以用来增加最大射程,也可以用来提高末段的机动性能。
而日本偏偏又不是东-17导弹要用到最大射程才能攻击的目标,也就是说,它必须面对一种以4马赫以上的高速来袭的平飞目标,这就让人头痛了。
所以呢,日本这次伴随着新型宙斯盾搭载舰,也提出了要和美国再开展联合项目,研究反高超导弹。
当然了,这事儿也已经是在追赶“某型空天防御导弹”的发展脚步了。
那么说到这两艘船本身呢,虽然据日本防卫省此前出的一个示意图,这两艘舰将不会编入“海自护卫队群”,这个海自护卫队群其实就是“联合舰队”的隐晦称呼,就像日本军舰都要叫“护卫舰”一样,日本人战后不得不自欺欺人用这些听起来和以前不一样的名字来称呼自己的军事力量。
但是它们也显然不是装备“最上”级护卫舰的“地方队”的一员,未来它们的地位到底如何,日本人还没消息,据说可能会单独赋予一个编制,或许直接隶属于统合幕僚监部,或者防卫省。
但大家显然不会真的认为它说起来不编入“护卫队群”,就真的不会这么干,只要这个船造出来了,怎么用还不是日本人自己说了算么?
当然,如果按照日本防卫省之前出的那个示意图,这两艘舰会在冲突发生时部署到日本海上,单独承担起面向西部方向的海上和空中防卫任务,而护卫队群则会到“南西诸岛”方向去执行海上防卫任务。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这两艘舰被叫做“令和大和”、“令和武藏”就颇有意思了,那不就是“大和”最后执行特攻任务么?就靠自己船上那点可怜的高射炮去单挑乌央乌央的飞机?
所以如果未来真的发生全面军事冲突,显然这两艘舰不管海自现在嘴上怎么说,事实上是有能力成为日本海自最重要的主力舰艇,扮演“出云”、“加贺”两艘航母的带刀护卫,并且完全可能会与我们的055正面相撞。
去年日本防卫省发布的“宙斯盾搭载舰”的设想图当中,这两艘船的主要参数还是,排水量2万吨,长200米,宽40米,今年日本公布的数据就变了,全长190米,宽25米,标准排水量12000吨。从主尺度角度看,去年这个参数,“令和大和”还是一个肥壮的大胖子,但到了今年,这就是非常矫健的壮汉了。
当然我们还不知道它的动力系统配置如何,但日本人去年公开的该舰最大航速要达到30节,当时我们还合计呢,按照它这个宽40米的主尺度,这动力系统得上什么啊?四台MT30?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排水量65000吨,长280米,宽70米,两台MT30燃气轮机,最大航速也只敢说“超过25节”,你要在如此肥硕的主尺度下跑得那么快,那可不得发动机翻倍么?
那现在这个尺度就合理多了,相比之下,解放军055型大型驱逐舰,长180米,宽20米,4台主机功率112兆瓦,和伊丽莎白女王级两台MT30发动机接近,最大航速30节。
那么比照下来,在动力系统和舰体尺度设计上,现在公布的日本“宙斯盾搭载舰”总算是到了一个合理范围了,装8台LM2500太夸张,那2台MT30,就差不多了,也就是说动力上要比“金刚”级驱逐舰翻倍。
那么在辅机方面,在055上,尚未实现全电综合推进,也就是说其发电系统依然主要依靠大功率的舰载辅机,不过这个辅机功率非常大,甚至比一些护卫舰的主机功率还大,所以055的供电非常充足,这也是美国设计“伯克III”的时候非常头痛的问题,因为伯克级的舰体上再堆辅机,毕竟也就那么回事了,说到底是赶不上055的。
那日本这个“宙斯盾搭载舰”是不是会采用全电综合传动呢?从日本“爱宕”、“摩耶”级驱逐舰动力系统的发展情况来看,他们在这方面设计还是比较保守的,到了“摩耶”也依然采用混合电力驱动技术,但它实际上是在高速航行时用两台大功率辅机发的电来增加功率,而同时主机的部分功率也可以用来发电。
这种模式比较复杂,对于变速箱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确实增加了全舰可用的供电能力,但从它的设计就可以看出明显的问题在于,当你需要大功率供电的时候,就不能全速航行,而你需要全速航行的时候,就不能实现最大的电力输出,还不如055的传统的辅机就管发电,主机就管航行呢。
当然全电综合传动其实也有同样的问题,而且全电综合传动因为这个电力分配不是如同日本人“摩耶”一样用机械变速箱实现而是完全要靠电力系统来调配,因此就出现了因为调配过程中短时间超载,导致全舰断电这样的问题,英国的45级驱逐舰和美国的“朱姆沃尔特”级都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
“令和大和”到底会和摩耶一样采用相对保守的设计,还是尝试去解决全电综合传动的技术难题,这个我们可以等着瞧,反正055未来要进一步发展,也是需要去挑战这个世界难题的。
说了这么半天电力系统,就是因为目前为止055是用相对保守的技术方案,解决了海军大型舰艇供电难题的范例,美国下一代DDGX驱逐舰据称也计划在初始状态下暂时不用全电综合传动,而改用相对保守的方案。
这就让我联想到一个事情,那就是055在海军技术发展中的地位,现在来看,我们终于可以说,它真的就是当代“无畏”。
我们知道英国1905年开工的“无畏”级战列舰,被认为是战列舰发展史中的一个分水岭。在它之前,各国海军还抱着从甲午海战、日俄海战中积累的经验,认为战舰应该混合配置多种口径的火炮,在中近距离上以猛烈的炮火压倒敌人,尤其是要重视副炮的作用,因为在那个大口径炮也不敢说击穿敌人装甲的时代,人们总觉得大量的中口径副炮发射高爆弹,使用苦味酸炸药的纵火特性,杀伤敌舰人员,摧毁敌舰设施,最终将敌舰烧成一条空壳,始终是难以割舍的一种设计方案。
但是到了无畏舰,英国人突然福至心灵,就想明白了要什么副炮,全给我上12英寸重炮,就靠远距离齐射,直接击穿敌舰核心区,让它进水沉没不香吗?至于副炮,留几门12磅副炮对付对付鱼雷艇驱逐舰什么的就得了。
这种全主炮设计是无畏舰的灵魂。
反而有很多东西,比如主炮射击指挥仪,在无畏号战列舰上,其实是到1916年一战快结束的时候才给它装上。
同时它的动力也采用了蒸汽轮机,但其实同时代有不少前无畏也用了蒸汽轮机,或者打算用蒸汽轮机,就像今天的全电综合传动。这反倒不是无畏舰的灵魂。
此外,无畏舰还有一些相比同时代其他战舰更胜一筹的设计指标,比如排水量18000吨,比如采用高性能表面硬化钢装甲等等。
这些技术的运用,最后综合在一起造就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无畏舰不是对上一个时代的总结,它是对上一个时代的全面超越和颠覆。
也正是因为这样,几乎所有海军强国在无畏舰问世以后都默默的开始检讨自己的战列舰建造计划,许多战舰因此胎死腹中,或者开始临时改造。
而所有人眼中,新时代战列舰的标杆,那就只有一个:HMS DREDNOUGHT
055型驱逐舰,同样在火力、防御(今天这个时代的战舰防御不是靠装甲了,防空反潜能力可以算是防御吧)、动力、总体方案几个方面达到了和当年无畏相似的效果,是对上一个时代的颠覆,而不是对上个时代经验的总结。
之前美国人曾经想在“朱姆沃尔特”级上实现这样的效果,结果却没能成功,就好像当年采用船腰炮房设计的“英孚来息白”和中国向德国订造的“定远”、“镇远”一样,时代的眼泪啊。当年的定镇等舰设计的要义在于全舰火力能够向前方开火,在进入乱战前接近的过程中发挥最大的火力,这是对上一个时代海战战术的经验总结和运用,但它在颠覆性的新型设计面前,就显得完全过时且失败了。而朱姆沃尔特,是在美国海军全盛时期根本不必考虑海上作战的时代,专门针对火力支援任务而设计的,结果真正造出来的时候才发现那个好时代已经过去了,因此而成了一艘技术很先进,但完全过时的船。
而055设计上就是针对海战而设计的,没有考虑那么多有的没的,什么反弹道导弹,那只是顺手兼顾的任务,真正的核心任务是海上攻防。针对防御,就像当年无畏的12寸克虏伯表面硬化钢装甲,今天我们有346A雷达和红旗9B防空系统。针对进攻,我们有几十个可以装填鹰击某型远程高超声速反舰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和当年无畏的12寸全主炮设计具备同等的划时代意义,当然最重要的是,鹰击某型已经是进行过海上打靶具备实战能力的真家伙了,而我们的对手现在还在琢磨要如何把标准3导弹的弹体和标准6的主动导引头结合,以便成为一种可以对抗的反舰弹道导弹呢。至于日本人这次防卫预算案当中提出的极超音速诱导弹,岛屿防卫极音速滑走弹,在美国爸爸都没搞明白的情况下,它能搞得有多快?可以预计,只要美国人标准6弹道导弹型搞成功,日本人很可能放弃这两个项目,转而直接购买美制导弹,作为自己的“12寸主炮”来和055对抗。
至于吨位、动力、电子系统和武器系统的配置,这些055都达到了和当年无畏舰一样,在同时代虽然不一定是绝对领先于所有对手,但互相配合在一起却能够相得益彰,足以起到压制任何此前任何对手水面舰艇的效果。
什么是无畏舰,一夜之间让对手所有战舰过时,并且让所有国家的海军司令都想着:”我也想要来一个”的,那不就是无畏舰么?
如果说之前美国人的DDGX在主尺度、动力系统方案、主要武器配置、主要电子系统配置等方面和055如出一辙还不能完全映证055就是当代无畏,那么日本人这次“宙斯盾搭载舰”的跟风,就很明显了。
我觉得可以预言,接下来大家可以看英国人的83级设计方案在26型护卫舰基础上怎么调整,十有八九也要往这个方向上靠。
当然了,无畏舰虽然是划时代的产物,但它毕竟也已经成为了一个标杆,它马上就会成为世界上所有海军的追赶对象。
接下来就是无畏舰的第四个划时代的特性,那就是造价。虽然055我们不知道造价具体多少,但至少在我们的对手那里,这样的超级战舰将会是他们的沉重负担。
那么接下来,谁能建造和维持更多的无畏舰,谁能先在无畏基础上再发展出全中线主炮,火力和装甲更上一层楼的超无畏,乃至于谁能进一步首先认识到航空技术会彻底让大舰巨炮走入历史,这才是决定海上逐鹿结局的关键。
不过有无畏舰这样划时代的武器问世,就意味着茫茫大海将会在未来几十年里见证一段更加波澜壮阔的历史,上一次无畏舰竞赛,我们只能充当无奈的看客,但这一次,欧亚大陆东端这片古老的土地,已经率先踏上新征程!
好了,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咱们下回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