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对比80、90年代的邮票、兰花等投资热,已经好多了
【本文来自《有一派经济学家把房屋买卖称为投资,我认为这是一种理论误导》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从定义上,消费和投资要看用途,比如买辆车自用就是消费,买辆车跑滴滴就是投资。房子也是,买来自住就是消费,买来出租或者经营就是投资。
车子从买到那天就开始贬值,因此除非用于经营,否则肯定是越来越不值钱,肯定是项赔本投资。
但是房子在过去二十年跟车子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在2017年之前房子基本上是一直在升值的。加之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人缺少可靠的投资渠道。
从改开这么多年,民间积累的财富,迫切需要一个投资增值保值的渠道,这是所有经济发展国家人民的需求,房地产作为改善住房条件,同时可以作为家庭财富的保值增值手段,因此买房对于中国家庭是消费投资二合一的事,而且绝大部分拥有一套以上房子的家庭都是出于投资考虑。
只是从2017年之后,市场发生了变化,房地产市场不再是单向向上,而且最重要的是流通性下降,这就判了房地产作为投资的死刑。
过去中国房地产价格的暴涨,不全是房地产政策的问题,还有缺乏投资渠道的问题,改开几十年民间积累的财富需要有个满足普通人能力的投资渠道,房地产只是应运而生,巨量财富的涌入必然使得价格暴涨,说实话房地产至少带动了建筑、钢铁水泥、煤炭等行业,对比80、90年代的邮票、兰花等投资热,已经好多了。
如果不解决民间财富的投资渠道需求,被堵在手里投资不出去,又充满通胀焦虑的普通人,说不定会催生出其他更不靠谱的投资,事实上很多非法集资案件也是这种需求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