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悟空”制作团队主创厌女的谣言有必要进行辟谣
来源:微博@兔头学姐张铁根
黑神话悟空每次有新的消息时,总会有一个谣言进行抹黑,就是制作团队主创“厌女”,并且以此为由号召女性玩家来反对,针对这个谣言,我觉得有必要进行一定的辟谣,这段谣言是彻头彻尾的拼接和断章取义造成的谣言。
事情的起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在2020年黑神话悟空发布第一个实机视频并很快引起了轰动,之后制作人尤卡以及主美杨奇在微博发文表示受宠若惊的博文,但这条博文两位用词比较“俗”,其中比如尤卡博文表示:“受众若惊,被观众舔到高潮”等等诸如此类用语,结果很多人觉得太过低俗,事后主创也觉得用词不妥删除了博文,并重新发布了感谢博文。(图一 二)
原以为此事就是主创个人发表言论引起观众不适了解,结果后续突然一大批博主开始以此“挖黑料”,找到黑神话制作公司2017年招聘启事也用了类似的低俗用语,充满了性暗示,甚至找到了团队曾经在腾讯制作《斗战神》时期的也有充满性暗示和低俗用语的招牌,但是此事到此时与厌女或者辱女还扯不上关系。
随着这些信息的曝光,有人扒出了主美杨奇在知乎和业内分享的文章,其中杨奇批评了在2013年前后游戏行业发展时期的乱象,其中尤其是以女性玩家或者女性角色当做噱头,吸引宅男进入游戏,为了吸引女性玩家来玩制作廉价的媚俗的游戏内容,从而宣传时又以女性玩家多来做噱头吸引男性玩家,所以杨奇对此提出“不需要女性玩家的反向带动,从而吸引泡不到妞的淫虫”这样的呼吁,也是对业内的批评。(图四)
接着就有很多女拳博主,借低俗宣发引导到不需要女性玩家开始造谣,但是其实这事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杨奇的博文在图四,其实完完全全是替女性玩家发声的一种行为,这个要结合当时游戏宣传和互联网环境来说,2013年的游戏宣传,女性玩家或者女性角色形象,完完全全就是搞擦边色情为主,这并不像现在只是一些不入流的小厂商才如此宣传,而是一些游戏巨头,比如全球知名游戏《天堂》国内的代理公司就打出宣传语“狂抽猛送上天堂”,并且是编辑有意为之其目的就是为了低俗宣传,吸人眼球,如果你觉得这样的宣传语只是玩了文字游戏,那么射击类游戏宣传语是“射出激情,美女开房”,那基本上就是明示了。
宣传语上的低俗吸睛很快就失效了,游戏厂商很快就不满足于宣传语了,厂商开始雇佣一些“COS”或者“模特”开始宣传,搞活动抽取幸运玩家与这些女性零距离接触,在Chinajoy上搞各种大尺度服装来博出位,吸引眼球!总之当时为了吸引玩家,游戏厂商是用尽浑身解数,甚至《劲舞团》宣发把自己游戏里妹子多和玩家之间一夜情当做卖点来吸引玩家,这种现象就连《英雄联盟》早期都未能幸免,早期LOL比赛的女解说有很多都是擦边女主播,甚至有一些都“下海”,比如梦楠等等。
女玩家在早期的互联网绝对是“污名化”的存在,基本都是男性玩家的消费品,这就像一些夜场男性收费女性免费一样,女玩家是游戏商家提供给男玩家的一种服务,而针对女玩家设计的游戏内容,那完完全全是奔着让男性玩家消费去的与实际的游戏性根本没有关系。
了解当时的状况,你再回头看杨奇发表的言乱和行业批评,完完全全是希望中国游戏制作者能够把重心放在游戏性上,把女玩家也当做真正的游戏玩家去看待,而不是不需要女玩家这种论断。
然后回过头去说低俗宣传和博文用词的问题,了解当时的网络环境就明白,这种环境下没有人不会被影响,尤其是在这个行业工作如此之久的从业者,他们对环境有不满,但不代表他们不会被影响,所以在发言和宣传上不可避免的会有“惯性”思维,沿用了很多低俗的内容,但这些低俗的用词和用语,也并没消费女性,只是有性暗示,但性暗示不一定是消费女性,除非女性在性关系中自我定位是被消费的一方,当然也可以是同性之间的性关系,所以讲低俗内容直接等同于不尊重女性也是非常不客观的,你可以说主创开黄腔,说话低俗,但与厌女根本不是一回事,甚至可以说主创是身体力行的去尊重女玩家的游戏制作者。
其实关于这个谣言,很多人去对骂,相互攻击,但很少看到有辟谣和梳理事情经过的,虽然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是冤枉的,但总要有人去辟谣,不能只停留在相互谩骂,让真相淹没在口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