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EV是纯电,没电或低电量要必须充电,而DMI是充电+加燃油,用法有这三种
【本文来自《体验了三天宋Plus,还好没买比亚迪》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作为同款宋车主,张师座说的问题确实都是事实存在的。需要车主通过设置和驾驶习惯调整来扬长避短。
举例来讲,宋的刹车有标准和运动,动能回收有标准和运动;非四驱版本是1.5L的发动机,功率有限,所以长时间长距离驾驶得开50~60%的强制保电以及运动模式,这样高速上加速就更有信心了。
买这个车主打一个性价比,把17~18万的宋和同价位的合资车比较下,就知道宋为啥卖的好了,17万给你合资20多万的感受就是他的优势。
“扬长避短”这四个字说得很好!点出了本质。车说到底是一种交通工具,如何“用好”这个工具是有讲究的,它不是拉线的电灯,拉一下,开灯,成功,拉一下关灯,顺利,完事了。在没有发挥好工具的长处的前提下,作出的结论,确实说服力很不足。我们知道,EV是纯电,没电或低电量要必须充电,而DMI是充电+加燃油,用法:
1.一滴油都不加当纯电车用(只要能覆盖行程);
2.也可以长期不充电只加油来用(当油车)(懒得去充);
3.也可以油电混用(积极创造条件充电)。用法1和3都能发挥出这款车的优点来,予以鼓励,实际上,厂家也是这么标称的:“DMi超级混动,以电为主,多用电,少用油、高效用油”。
用法2会有明显的短处,这种情况应该是尽量避免的,也就是说,尽量不要这样用车(低电量、当油车),当然,车在车主手里,怎么用,那是车主的自由,有时候,充电不方便或者当天搞晚了人累了不想去充电(哪怕第2天就要用车,反正车上还有油),也是人之常情。
把用法2当成是这款车的全部用法,就以偏盖全了。想工具“趁手”,就要创造出最佳的条件,这样,它就能发挥到最大的威力。将就着用,那就是将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