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学硕、扩专硕,适合所有专业和学科吗?最起码人文社科就不要这么做吧

【本文来自《考研的问题:缩学硕扩专硕是大势所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要说专研培养,专研本意是为行业培养人才,教育部门出发点也是不错的,也配套闻双导师制, 专硕也是多与学硕一样招生,一样要经历论文答辩、开题。中期检查,学位混不了的。

    但问题在于学校是培养的主体,学校的导师多是青年才俊没有多少行业履历,而行业导师也没有育人的经历,两边多不缺乏支撑,难免两边都踩空,培养目标难以达成,质量难以保证,只是这事,不急,有个过程,估计两三年后会好些。

    专业放在工学学科好些,毕竟工学本来就是针对行业的,工学也有工程硕士。

    问题多在社科人文学科,真老火哦。

    当然,这不是我要解决的问题,我自己有自己要做的事,最多多跑计业,少招几个专硕就ok。

    老夫观朋友有些来头,说话也壮,不妨找个学校熟悉的专业,调研-番,由点及面,由小至大,增加些叙事性,条理性和逻辑,有些数据事实依据,这样才有道理。

发表于云南省
2023-08-05
教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听到东方惊雷了吗?那是14亿中国人在笑话美国”

“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这个前苏联国家正在外交大转向:愿深化对华关系不设限

“没客户!”获47亿补贴后,三星在美芯片厂推迟投产

美国解除对华C919发动机出口禁令

“听到东方惊雷了吗?那是14亿中国人在笑话美国”

“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