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区内刻字、系红绳许愿,一直都不鲜见。刻字自然是属于破坏公物或文物的行为,随着人们文明
道德的约束,游客开始偏爱起了系红绳,以表达自己的心愿。许愿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美好寄托”,但是有些游客为了许愿而蹬墙攀树,就不是好教材了。

2019年4月20日,恰逢周六。
徐州云龙山张山人故址迎来了大量游客,其中多为旅行研学的学生们。张山人,名为张天骥,北宋人,自号
云龙山人,与当时的徐州知州苏轼是好友。张山人满腹才华,却不愿为官,隐居云龙山上,以躬耕为生。

张山人养有两只鹤,整日以驯鹤为乐。如今云龙山上的
放鹤亭与招鹤亭便是张天骥的草堂旧址,两亭之间还有一口古井名为“饮鹤泉”。图为饮鹤泉。

放鹤亭与招鹤亭,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原址上重建,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重修,清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均予重修。图为招鹤亭。

现在的这座“放鹤亭”是清同治十一年(1872)重建,面阔3间11.95米,进深4.95米,脊高8.2米,砖木结构,门额上有乾隆皇帝手书“放鹤亭”三个大字,与亭南招鹤亭相距十余米。1982年被列为徐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图为
放鹤亭。

张天翼隐居
云龙山,除了驯鹤,还醉心于道家养生之术。因此来到此地的游客,便有了系红绳求心愿的举动。招鹤亭周边的大小树上都被游人系满了红绸。

由于招鹤亭属于文物建筑,已经禁止游人进入,一些游客为了“求愿”便上演了“蹬墙攀树”的一幕。图为两名游客正在蹬墙攀树。

系红绸是我国民俗文化中,为了寄托祝愿的一种美好形式。民间有说法,系得越高越好,这也就导致了一些人攀高系绸的现象发生。

一位女性游客,先是翻过矮墙,后又攀上小树,只为能够将自己的红绸系的更高。

一位小伙子也如法炮制的蹬上了矮墙。但此番行为引起了一位前来游玩的小朋友的注意,小朋友一边拍照,一边提醒着:“请勿攀爬”。

尽管亭外矮墙上也贴着“请勿攀爬”的提示语,但丝毫没有影响到两位游客系绳许愿的决心。

系红绳本身是一种民俗文化表达形式,寄托着美好。但是,以蹬墙攀树的方式去表达,似乎又有悖美好。对此你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