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选择是社会化行为,大动作往往是群体效应,难有绝对的指标

【本文来自《很多老百姓手中的钱不知道往哪里去,股市理应成为资金接下来的重要去向》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投资选择是社会化行为,大动作往往是群体效应,难有绝对的指标。个人判断有差异才导致股市的交易活跃。说说我的思考:

1、好股票:看稳健性及收益率,两者兼顾。稳健性最重要的是不能出现企业倒闭或股票退市。收益率要兼顾历史及将来,PE、PB可作为参考。不少成长性很好的个股是资金捧出来的,有背后推力做出来的,不是分析出来的。

2、相对低价:就是别指望抄底。参考历史、大势、当下PE,制定自己的分步买入计划,达到预期就买入,再跌再买,到资金用完为止。

3、长期:长期是相对概念,我认为的长期是以年为单位,如果价格不明显高估或者没有更好的选择,就不换股。市场往往大周期与小周期叠加,可根据自己的精力、判断来决定操作。下面是大周期与小周期的示意图,我说现在是银行股的低位,大体在P11至B13之间,我无法判定是否还有更低,但总体已经很低了,加上房地产熄火释放的资金流向哪里,有助于股市出现大行情。

 500

4、高估:高估与低价是相对概念。在上图中,可粗略理解为P21至P23之间。高估可分为个股不同时间比较,或同一个时点不同股的比较。为何要在明显高估卖出,就是减少频繁买卖。一旦大行情来了,或者行业、个股被青睐,股价翻倍,翻多倍,都是可能的。为了避免在这样的大机会下不被剧烈震荡甩下车,那就要有目标、有定力。

哲学探究一般规律,指导行动,但不能直接用于具体行动。区分战略与战术,具体个股更复杂,我无能力探讨。我的做法是选中认可的行业,分散到几支股票。

好的理念有助于做出好的行为,但没有长期的历练,好的行为无法坚持。知足常乐,不追求抄底、逃顶,因为底和顶都是相对的,都是对历史的回顾。参考上图,如果不从历史回顾看,谁能知道P22是最高点?无法预判明天涨跌多少,或者后面是否有更低或更高?只要股票不退市,业绩稳定,长期看,股价就会向合理估值回归。在此基础上,低了买、高了卖就能盈利。短期行情太折磨人,那就看大周期、大行情吧。

补充一点,参考图中,如果有能力判断准确,就要从B13点买入,即大行情启动初买入,而不是B11点。因我没有那么强的判断能力,只好从B11开始,后面不断买入。

 个人浅见,欢迎观友指导。

发表于北京市
2023-07-08
社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北约秘书长竟帮腔:中印敢继续对俄贸易,等着制裁

美犹他州跟着挑事:这项投资收益颇丰,但就不卖中国

“中国人才都回国,美国损失好大”

4000亿美元!“美国狮子大开口,韩国犯愁”

哈佛报告澄清!“这里被西方冷落太久,该正视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