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什么宣布增产锗?

相关报道:2023年7月5日,路透社报道,俄罗斯技术集团Rostec称,准备提高锗产量。

很遗憾,消息是真的,俄罗斯技术集团明确表示将会增产,负责增产的是俄罗斯技术集团旗下的子公司,施瓦贝控股,该公司是俄罗斯主要的光学产品和电子元器件供应商。

施瓦贝控股基本上聚合了俄罗斯的所有光电产业相关企业,目前每年生产约20吨的锗,其产能利用率大约为30%,旗下所有企业开足马力生产的话,每年可以生产60-70吨的锗。

其旗下的锗产品线中,包括抛光锗产品,锗基板,锗光学毛坯等基础原材料和诸如无氧红外光学玻璃,线槽衍射光栅,螺纹衍射光栅,反射式衍射光栅等元器件。

中国每年生产锗约70吨左右,俄罗斯开足马力生产的话,替代中国的出口份额是完全做得到的,还可以趁机出口一波元器件,提升俄国锗产业在价值链上游的位置。

施瓦贝控股方面对此的解释是“为了在中国加强出口管制的情况下,满足俄罗斯国内的生产需求”。当然,这种说辞显然是公然扯谎,因为全球每年的锗产量约为130吨左右,中国出口的份额占其中6成,其中大部分产能都被东亚地区的光学和半导体产业链吃下,而俄国自身的光学和半导体产业极端落后,每年消费的锗产量微乎其微,这也是俄罗斯的锗产业一直以低产能运转的主要原因,俄国自己的国内需求根本吃不下60-70吨的锗,俄罗斯把这么多的锗生产出来,除了出口外没有第二种可能。

另外施瓦贝控股旗下的诸多企业,与美国,德国,瑞士等国很早就建立了深度的业务往来,其合作历史非常悠久,例如乌拉尔光学仪器厂,其自1992年就开始与美国方面的企业合作生产精密光学设备和测量仪器,双方的业务往来极其密切,以至于虽然乌拉尔光学仪器厂也为俄军提供技术设备,但其部分业务却被豁免于美国商务部的制裁名录之外,成为为数不多的没有被美国完全制裁的俄罗斯军工企业。

再比如同样是施瓦贝控股旗下的新西伯利亚仪器制造厂,这家曾经隶属于苏联国防工业部的企业同样也是在1992年就开始与美国企业合作生产扫描仪和光学设备了,另外其金属材料和元器件供应在美国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施瓦贝控股旗下的多家企业与美国的合作历史长达30年以上,双方增加业务规模和金属产品的出口是非常简单的工作。

除了锗外,中国此次宣布管制的另一类金属制品——镓,也同样在俄罗斯的增产范围内,俄罗斯最主要的镓生产商是俄罗斯铝业集团,其每年可以生产约6吨镓,这个产量不高,不过俄罗斯铝业集团也已经表示将提升镓的产量。

至于俄罗斯为什么宣布增产锗,很简单,为了钱啊,不然还能为什么?

与国内俄友们一厢情愿的理解不同,俄罗斯与中国并不是什么盟友,它并不会主动配合中国的制裁措施,对于俄国人来说,既然中国人让出了市场,而他们刚好有能力填补,那入场填补市场空白就是非常合乎逻辑的事情,这没什么难以理解的,郭德纲说过,说相声的盼着死同行嘛。

有人说,这么做是为了提升原材料产品的价格,用增加生产成本的方式威胁西方。

这说法可真是一点基本的经济常识都没有,充分证明了某些俄友要大棋不要大脑的特征,原材料价格攀升的结果是生产企业会把增加的成本转嫁到消费市场头上,原料上涨—成品上涨才是正常的商业逻辑,生产商怎么可能自己把新增成本吞下去?

而消费市场是伴随着全球经济大循环共同承担,所有人一起消化,谁也跑不掉。

这事最大的意义是启示了我们,在全球化时代,严格意义上的封锁和制裁在事实上是行不通的,美国和日本对中国的限制出口其实并无现实意义,只要真的想买,有的是办法可以买得到,他们的制裁措施只是给国内一个交代而已。同样中国也是这样,中国限制原材料的出口,很快就会有其它供应方填补空白,实际上美国自己也是锗储量大国,实在不行美国可以自己挖,不存在谁卡谁脖子的说法,那些因为子虚乌有的“封锁制裁”而畏惧声张国家利益的人,本质上是活在上个世纪初的活化石而已,除非你有能力彻底物理式断绝商业活动,否则制裁不彻底,就是彻底不制裁。

其次,这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人可以当赢友,也不是不可以当俄友,但不能既当赢友又当俄友,因为赢和俄这两件事很多时候往往是互相冲突的,任何认为赢和俄可以同时发生的人,不妨先问问施瓦贝控股有没有照顾一下他们的国际观瞻,配合他们的大棋战略,或者也可以问问俄罗斯大张旗鼓庆祝“符拉迪沃斯托克”建城纪念日的时候有没有担忧引发友邦惊诧。

最后,此事再一次证明,中俄关系含金量不高,其价值最高不超过60吨锗,认清这一基本事实极有必要。

---------------------------------------

​有人举出statista的统计数据,表示俄罗斯的锗产量非常有限,只有5吨,认为我给出的数据有误,就算增加产量也无伤大雅,不会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形成冲击。

这是错的,原因是statista的统计数据存在统计口径问题,无法使用,它只统计了精炼锗,也就是锗金属的产量,而没有统计锗化合物的产量,更没有统计锗的初级产品的产量。

statista的数据一直有统计口径混乱的问题,例如锂,其将氧化锂和氢氧化锂和锂初级产品混合统计,但是到了锌,又将金属锌和锌初级产品分开统计。

这种统计口径混乱的局面在statista的数据中极为常见,导致其数据基本不可用。

在锗的问题上,statista数据的问题在于只统计了锗金属的产量,而没有统计锗的化合物,如二氧化锗,四氯化锗,磷锗锌等锗化合物的产量,更没有统计锗的初级产品,例如未锻锗,锗碎料,锗粉的产量。

而俄罗斯的锗产品生产并不都是以金属形式生产,由于冶炼工艺落后,俄罗斯生产纯度达到99.9999%以上的区熔锗锭的能力极为有限,其金属锗的产品质量不过关,大部分锗产品只能以锗化合物形式生产,或者以锗的初级产品形式生产,而这些化合物和初级产品是无法纳入statista的统计数字的,因为他们只统计了金属锗。

施瓦贝控股的锗产品的拳头产品是衍射光栅和毛坯,前者是金属锗,后者则多以化合物甚至碎末粗锻的方式生产,施瓦贝控股的抛光锗甚至是从海外进口高纯度金属锗锭,自己进行切割抛光加工,赚个代工费而已。

在这种产品结构下,用statista的数据口径进行统计,就容易出现只统计金属而不统计化合物的情况,于是,俄罗斯只产5吨锗的数据就是这么出来的。

你说它错吧,它也没错,确实俄罗斯生产的金属锗就这么点,但锗产业显然不只有金属锗,二氧化锗,四氯化锗这类化合物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冶金工艺发达的国家更是热衷于进口廉价的未锻锗和锗碎料自己进行加工,以实现成本最低化。

statista数据的错漏之处只要看看这个数据的其它部分就明白了,在statista的数据中,美国2021年的锗产量低于俄罗斯,这是非常荒谬的。最简单的办法是看一看外国的进出口数字即可,那一年,世界上最大的锗进口国是印度,其次是荷兰,再次是德国。

在这一年,印度进口了最多的锗,其中最大的进口来源是美国,其次是中国。

荷兰进口了第二多的锗,最大的进口来源是美国,其次是中国。

德国进口了第三多的锗,最大的进口来源还是美国,其次是英国。

2021年进口锗最多的三个国家最大的进口来源都是美国,美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锗储量国,结果美国的产量在statista的数据里比俄国还少,你们觉得这合理吗?

美国出口量比俄罗斯大,但按照statista的数据,产量却比俄罗斯少,俄罗斯产的多,出口的少,那么这只有一种可能:说明俄罗斯的半导体产业比美国发达,所以俄罗斯国内市场消化了大量的锗,没有多余的拿来出口。

这显然是荒谬的,俄罗斯的半导体产业有多落后,举世皆知,毕竟电子管超级大国。

所以这显然是统计口径出了问题。

因此,用俄罗斯产金属锗5吨来论证其增产行为不会对中国的反制措施造成冲击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因为这没有把俄罗斯的锗化合物和锗初级产品的增产纳入考量,俄罗斯由于冶金工业不发达,其金属锗的产量确实比较低,但不是说只有金属锗产品才会对中国的反制措施造成冲击,锗化合物和锗初级产品一样会对中国的反制措施造成冲击,因为中国的反制对象无一不是拥有发达的冶金工业的国家,进口锗化合物和锗初级产品,然后再加工成高纯度金属锗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难度,俄罗斯显然也不是只会出口金属锗的国家。

发表于云南省
2023-07-08
风闻好问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评论411条

Chenyush

2023-07-08 18:27

来自上海市

有几点不同想法:①statista只统计金属锗不包括锗化合物的原因,在高端制造领域中,化合物锗根本不可能替代金属锗,甚至其本身就是不可用的。从作者收集到的锗第一进口大国是印度也可以印证。原理上锗的提纯都是从化合物而来,但是当下能做到大规模工业化提纯的国家中,中国规模是最大的,可以说占据垄断地位的。当然,如果俄、美加大投资力度,是可以扩大产量的,但这需要时间。同时还需要面临我国随时放开管制造成的投资沉没的巨大风险。②镓的产量是伴随铝的产量,所以想要镓增产还必须为新增的铝找到市场,而现在铝最大的市场在中国,国际市场铝需求不足。③市场价格一定是反映市场供给关系的,但未必成线性关系。即在原先相对平衡的供给中,如果供应减少10%,那么价格的上涨可不能不止10%,因为人人都想手里有货,就会导致抢购,最终的价格也就可能远超10%。所以,垄断性实体减少供给的效果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可以拭目以待。④中俄关系的密切程度看什么,看商贸吗?肯定地说不是,应该是看两国的军事互信度,军事是事关国家安全的,军事互信在两国关系中地位是最高的是决定性的。中俄之间的常规军事联演早已是常态化,两国之间最能体现的战略互信的是2017年举行联合反导演习,这也意味两国两军在最高级别存在信息数据的交换,这是很高的军事互信关系。所根本就看不到中俄关系有什么不良的信号。再举一例,中国和朝鲜商贸往来根本不值一提,但是朝鲜却是唯一和我们有军事盟约的国家,说句大白话,朝鲜是我们唯一的盟友,比巴铁级别还高。

171

csy

2023-07-08 09:08

来自福建省

刚开始管制,这种阴阳怪气的声音就出来了,那边说加拿大多厉害,这边又说俄罗斯增加产能,这节奏带的……

562

夐绝千秋

2023-07-08 07:43

来自北京市

如果是真的
大鹅的反应完全是正常市场行为
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上纲上线的
这么一点小事就往两国关系上泼水
你是神经过敏还是故意带节奏

502

guan_15934340831515

2023-07-08 07:54

来自安徽省

我相信我国深思熟虑之后出台的措施这点变量算不到?那还玩个毛?鹅毛是什么咱中国人还不清楚?

440

悠闲一天

2023-07-08 09:24

来自湖北省

风过疏林

2023-07-08 09:04

来自安徽省

帽子姐最近有点走火入魔的倾向

285

哪有走火入魔,清醒的很,找着饭票了而已。
不过恰的是一口烂饭,应该是哪个ngo或者背后有金主的自媒体合作单位给的饭票吧。
从他2023年以来的帖子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一个清晰的发夹弯,从行文习惯来看,主笔应该是没变,那就很显然的是走的马前卒的道路,或者是在往那条路上走。
算了,以前看他也就是看他的暴论,把一些事情用极端的方式说透也算有些新意,既然人家找着饭辙了,道不同不相为谋,不看就完了。

412

风过疏林

2023-07-08 09:04

来自安徽省

帽子姐最近有点走火入魔的倾向

285

打开APP查看411条评论

这个前苏联国家正在外交大转向:愿深化对华关系不设限

“不如申请成中国一省” ,德国锂企竟如此激将欧盟

“2027年起,整个产业将拱手让给中国”

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这个前苏联国家正在外交大转向:愿深化对华关系不设限

“不如申请成中国一省” ,德国锂企竟如此激将欧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