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是内卷,努力目标是为了产生“垄断”
【本文来自《“躺尸开关”是个啥?》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结合我自身经历,说点关于努力的鸡汤吧,虽然现在很多人喊躺平,不过聊一聊也许会有人共鸣。
首先,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是内卷,努力目标是为了产生“垄断”。当然,这里不是说宏观层面那种大资本垄断,那种级别的垄断国家打击也跟我等绝大多数普通人毫无关系。这里说的垄断,是指个人或者个人团体方面的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性。具体一点,就是你有独有的技术水平、市场关系、渠道关系、组织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或者其他很多奇奇怪怪的独有优势(我确实见过一些非常奇特的优势)。反正这些东西,不管是公司上级还是市场客户,都很难找到替代或者寻找替代代价很高,那么就形成了个人的不可替代性,这个替代性就是个人是社会谋生的根本能力,不随年龄变化而变化,更不可能被所谓的精力旺盛的毕业生随便替代。如何获取这些独特优势?靠努力。靠自己努力多想、多学、多做、改正、提升。
第二,努力本身,也有两个特别注意的优势方法。一是“找一个足够长的坡,滚雪球”,二是“知行合一”。
关于滚雪球,就是说努力要时间长,活到老学到老。文章也提到了,35岁所谓躺尸开关,其实现实中,别说35岁,我看过很多人工作不久、甚至大学没毕业,就开始躺尸了。但是,我在工作的十几年直到现在,依然是持续在学习提升的,当然我也不爱卷,该吃吃该玩玩的,但是学习是从没停过的,像徒步旅行,从不停歇,慢但走得远。效果是很明显的,直言一下,当年很多水平跟我差不多的人,现在已经隐没在我身后不懂多远的路途中了。别人主要提升就十几年时间,滚雪球的提升几十年的时间。当然,别忘了,“找一个足够长的坡”,努力的方向要有前景,我也确实不懂扭螺丝扭几十年有多少意义。
关于知行合一,就是说要找到自己合适的方向(当然也应该符合足够长的坡)。你认知认为自己想往南坡走,实际却往北坡走,甚至很多人连方向都不懂,就随便找个坡,走的路途中不合心意,自然倾向躺平。而知行合一,就是要找到符合自己人生理想和满足实际情况的坡,当然,这个起点可能不太舒服,可能有些荆棘,但是,这个坡是可以让自己看到长远希望的,并且由于是自己期望的,干自己喜爱的事业,所以自己才能源源不断产生努力的动力,才能一直滚雪球。而那些违背知行合一的人,因为走在自己不愿走的方向上,多一分努力,就多一分痛苦,更不可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
滚雪球式的长期努力,和知行合一,是协调统一的,良性循环下,自己的优势就像一个雪球,随着时间越滚越大,直到产生谁都难以忽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