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但凡哪里出问题,先怀疑的就是员工工作能力,是极具攻击性的指名道姓

【本文来自《国企大下岗不是因为没有需求,而是因为供需对接不上,需要的造不了,能造的没人要》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西方国家包括日本,他们普遍认为的是:一个公司或者项目要想做成功,除了流程和制度要完善外,员工是最重要的,所以他们会设定一系列措施来鼓励和帮助员工达成某些目标。如果员工没有达到,那么他们首先会考虑是不是公司在员工的工作安排上有失误。

但中国企业普遍认为:一个公司或项目要想成功,员工必须要达成某些目标。如果员工没有达到,那么该员工的能力就不符合公司或项目的要求。

在别人眼里,一旦员工经过培训和试用后正式签订合同上岗后,是不会轻易去怀疑员工的工作能力的,一是因为这是极具侮辱性的行为。二是员工已经被认可,如果再去怀疑员工的能力,那证明公司本身问题更大,不然当初怎么通过试用的?

但中国不是,中国企业但凡哪里出了问题,首先怀疑的就是员工的工作能力,并且是极具攻击性的指名道姓。但中国企业最近进化了一点,把“你工作能力不行” 换成了“你工作态度不行”。

只对事不对人,和只对人不对事,就注定了后者根本不可能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当年国企反而是接近西方的体系,现在我们才是自给乱搞一套出来。

发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
2023-07-04
国际 生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国想‘打下’中国无人机?不可能”

“上演发癫闹剧的美国,正给中国让路”

对马斯克的首个实质性反制,来了

贝森特也威胁上了:赶紧谈,否则...

金砖声明不点名批美国,“G7不再主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