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社会氛围,尤其是地产销售话术绑架了丈母娘的思维,没县城的房子娶不到老婆
【本文来自《房子真的压制了消费,恐怕得好多年》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个人主张年轻人买房要自力更生加量力而行。具体的建议就是自己先工作个7,8年,然后用积蓄的钱去买一套自己付得起首供,二十年内差不多能还清的住房。
太多年轻人把买房的意义看的太高。一方面希望早买房,早享受。另一方面又希望买了房,未来还能升值。结果刚毕业又买不起房,人生陷入了焦虑。
如果大家把7,8年后买房作为目标的话。事情会变得简单很多,现在房价对于年轻人太高了。但7,8年后,房价相对于个人收入应该就不是那么高不可攀。而且那个时候,自己是块啥料心里也差不多有数,高品质的新房或许还买不起,但一般的二手房通常是不会有问题。一线城市的房子买不起,还可以跑到二三线城市去生活。
这样一个长线的买房规划,也不会太影响到个人的消费,生活也会更轻松精彩。
关键是社会氛围,尤其是地产销售话术绑架了丈母娘的思维,农村的房子现在没女娃愿嫁,于是没县城的房就娶不到老婆,于是男孩的父母拼命找首付款,然后小夫妻俩还月供。这就是县级年轻人的大致情况。这就压制了相当一大批的消费。
城市里,年轻白领要么在拼命还贷款,以免房子被法拍。要么在拼命存钱交首付的状态。照样压制了消费。当然,也有不谙世事的年轻人躺平,该吃的吃该喝的喝。
同时,年轻人把这种压力诉求到薪资水平上,但很多企业心里也苦,房租年年涨,工资年年涨,各种材料成本涨,老板一年下来算账,发现一年干了个寂寞。干脆躺平,关门大吉。结果产业也萧条了。
当然,关乎民生的行业,垄断型的行业,新兴科技的行业,这些还可以,也支撑了经济发展的主体。但一般的中小企业进入不了也没那个实力去做,一般的普通人也去不了。
于是,冰火两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