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互联网大潮的情况下,什么人都学编程都当程序员,到现在留下的又有几人
【本文来自《“中考落榜了,问丫头去职中学烹饪还是数控,她崩溃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你说的有道理,但是也欠妥。
在我们国家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以前很多 高大上的·名词,现在也白菜化了。
比如“编程”,10年前还是高科技的那种光环闪耀,现在随着教育科技的发展,“编程”不过是和上街买菜一样的行当。这里的编程是是指单片机,PLC,控制器 等硬件代码编写调试和烧录。我看到到现场修机器拿出笔记本连接机器上的控制器,就算职高毕业的都玩得很溜。
还有修下城市水道的,用有线水下机器人进入管道探测,自己在地面屏幕上操作,手指捣捣就能计算出管道各种参数了,操作的人也就是农民工吧,估计初中学历。
当然电动汽车大专生懂得原理多一些,培训起来轻松一些。但是只要有高中学历,多花一些时间,电动汽车维修还是很简单的。核心代码编程维修时是不可能要更改的。最多连接车载电脑读取车辆各部件参数而已。
越是高科技,越是操作和维修简单。
不是白菜化,而是供不应求,你说的情况是建立在行业迅速扩大,社会上没有足够的人力去承接的时候,必然会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下,这情况一般就是俩特点:第一高薪化、第二就是什么人都能干化,为什么,因为高薪必然吸引大量的从业人员,但是也会变成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科班出来和野路子出来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且社会上需求的岗位数量远高于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那么必然是想学的就能干,但是这些想学就能干的,他们的上限已经被锁死了,他们这辈子就这样了,趁着行业没饱和他们能赚钱,但是行业一但饱和,他们就会被淘汰,论技术他们不如科班的,论工资他们又比毕业生贵太多,而且野路子出来的肯定不好管,这是企业的隐性成本,都会考虑进去。典型的例子就是程序员,10年前互联网大潮的情况下,什么人都学编程,都当程序员,到现在呢,大浪淘沙,留下的又有几人。为啥,因为所有人都看到了程序员赚大钱,所有人都学这个,所有学校都开设这个,然后市场饱和了,供大于求了,于是就变成大厂都开始裁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