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让学生进校后通过学习、了解,在接近毕业时明确就业方向再确定专业。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403826”推荐,来自《新闻学值得报考吗? 选专业该不该听张雪峰的?我说点良心建议》评论区,标题为观察者网用户_403826添加】

又到每年一度的“报专业焦虑时”,既然如此焦虑今天“报专业”与四年后的“就业预期”难以匹配,个人认为还不如各校招生先不定专业(但要列出本校学生可读的专业),让学生进校后通过学习、了解,在接近毕业时明确就业方向再确定专业。

比如综合性理工科大学,五年制(相应的改十一年义务教育,高中两年,取消高三总复习):

一年级预科,年终考,靠成绩选择理工农医各院;

二年级年终考,靠成绩在院内选择系;

三年级年终考,靠成绩在系内选择专业;

四年级专业学习,五年级实习、毕业论文。

这样做的好处是:

1、改饱受诟病的“一考定终身”为“多考选方向”,高考之后进高校,还有每个年级的年终考,都可以影响学生的人生方向,学生不会轻易“躺平”;

2、可以更贴近社会需求,进校时对需求的预测与四五年后毕业时实际的需求,往往会有很大偏差,到快毕业的前两年再决定专业,往往更贴切需求;

3、各校的各专业的招生计划,从接近“计划经济”的由各自的教学资源确定,改为“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需求、学校资源和学生灵活选择共同确定;

4、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会增加,也能更好的在数量和质量上针对性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5、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校内各项资源向社会需求倾斜。

发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2023-06-25
教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德国提议对华动用贸易“核选项”?但害怕…

“中方稀土新规,两个月就能让我们全部歇菜”

美国施压下与中国“分手”?米莱:不不不

“硅谷迷上中国:他们在创造未来,我们却困在过去”

“格局再次逆转,中国重回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