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和专注当然不是天赋,而是训练出来的
【本文来自《数学最打击不承认读书主要靠天赋的人》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1.勤奋和专注是不是天赋之一?
2.初中数学都有学不清的人占同龄人一半以上,其中大量的一样勤奋和专注和聪明,只不过他们的天赋长处不在数学甚至不在学校文化科目,比如体育生艺术生还有一些特别偏科的文科生,比如一些很成功的网文作者,还有就是商业上很成功的大小老板,很大部分就不太会读书。。。。
勤奋和专注当然不是天赋,而是训练出来的。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就明白了
我是研究所子弟,我们院里我们那一波基本都是一本。
高中都是省重点,初中都是西工大高新或者子弟学校。
我们这一波k里面有的是学习好的中考全市前50的。
甚至前30的。
三十几个人,除了几个完全不学习的都是省重点高中,我属于中等基本高那时候中考重点线50。
这种现象很普遍。
我们很多家长也不是知识分子而是所里工人。
但是风气在哪摆着,家庭的管束在哪摆着。
我们初中就一个个吃完饭学习到12点。还有些学生,中途休息半夜在院子里逛看谁灯没关,还在学习。
互相比较。
我们也不是死学习,放学,放假一个个玩的比谁都疯。踢球打篮球可以到天黑。
但是每天的学习日程上固定的。
我们里面我觉得聪明的就一两个,甚至他们和我大学同学里某些人比都不算聪明的。
关键就是勤奋和专注。学习习惯。
我们都不聪明。
学习好的本质是学的比别人快。
你学的越超前,你对之前的问题理解是另一个层次的,再回去看是一目了然。
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尤其孩子很难做到勤奋专注。
原因就是在于环境的作用和家庭的塑造。
一个摆烂环境,没有可能学习好的。家庭不给予孩子引导,约束。
也很难自觉形成勤奋和专注。
勤奋一般源自两种环境,一个是负面环境里的自我觉醒,例如孩子家庭不好,穷困,受欺负或者有自我实现的价值信仰。
另一种则是约束,从小的约束,让别人眼里的勤奋,在孩子本身是理所应当,并不枯燥乏味,而是很平常的一件事。
专注也是一样,也是类似的。
只不过专注的关键是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自制能力和时间分配,行程规划实现能力。
以我们小时候为例子,课程进度基本上都是领先最少一年。的
而以西安比较好的高中为例子,到了高三基本上上进入查漏补缺,刷题联系阶段,三年课程,两年就已经结束了。
我的总结是孩子的学习问题主要取决于两点
环境和家庭投入。
学习环境影响非常大,我们老师一名言我记到现在。
说一个宿舍里面,三个人勤奋,那一个懒都想懒他自己都不好意思懒。
三个懒的勤快那个想勤快都难。
环境第一。
其次家庭投入,包括对孩子的阶段成长的关注,观察,疏导,约束,引导和高强度压缩的补习。前者是精力投入巨大。
后者是财力投入巨大。
但是以我的观察理解,补习的关键是压缩超前学习,课堂上都知识密度太低,需要补习压缩和超前学习。
不需要很多补习班。
找到一个适合的就行。
最难的上家庭投入。
家长的精力精神。费心劳力。
我有个发小也是高中初中同学,到了高中他母亲还会每天中午从单位骑自行车到宿舍监督他睡觉。我和他一个宿舍。
时刻核老师交流孩子各方面方面情况。
他和我甚至考到一个大学。
但是他再自制能力,专注勤奋上都远胜我。
当然他现在都收入和职业历程也不是我能企及的。他是极度乐观,勤奋,专注,热爱运动的人,毕业之后几年就拿到百万级别的年薪p9级别的待遇。
例子非常多。
这世界真没有几个有天赋的我这一辈子就遇到两个我认为聪明的。
我同学里还有高考20全省女孩北大的我们都不觉得她有天赋但是她比我们所有人都有耐心专注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