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应该求新求变,紧跟时事,能吸引到观众的艺术才有生命力
【本文来自《以前的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戏曲的魅力,但现在普通人好像和戏曲绝缘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初中学《窦娥冤》,我挺喜欢窦娥的唱词。有一天看电视,瞥见一个台播放《窦娥冤选段》,我挺感兴趣。台上的演员拖着长腔,一口气唱了半分钟不带换气的,唱功了得。问题是,她唱了半天,我都没听明白 她唱的具体是哪一句,那时候没字幕,我也没那个耐心继续听,就换台了。
我觉得,以这位演员的唱功,去唱流行歌曲,肯定能被赞一句:铁肺歌手。但这么慢慢悠悠唱戏,真不一定能讨年轻人的喜欢。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想传承下来都得靠继承和创新。中国戏曲中,继承有了,创新有吗?《窦娥冤》再好,也只能在古代引起共鸣。新时代的戏曲作品在哪里?接地气吗?过去的相声艺人,要先在天桥底下撂地摊,有人听,有人捧,有了名气才能进戏楼子给其他节目暖场。戏曲艺术也应该这样做。虽然现在城管不让摆摊了,但可以在抖音快手上表演呀。
戏曲应该求新求变,紧跟时事,能吸引到观众的艺术才有生命力。如果实在适应不了,那就送进影像博物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