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俄乌冲突看美式霸权

去年爆发的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冲突让我们有机会从多种角度来思考当今世界的问题及未来。俄乌之间的冲突有着历史、地缘政治、民族情感等诸多原因,但这次俄乌冲突的爆发是与美国从旁扇风点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美国的目的十分明确,利用乌克兰问题直接打击俄罗斯,间接打击欧盟,如果能顺便捎上中国那就更好了。

俄罗斯这次的军事行动加深了东欧地区尤其是邻近俄罗斯的民众的恐俄情绪。美国有利用将俄罗斯塑造成“侵略者”的形象,名正言顺的鼓动西方国家将俄罗斯的经济与西方经济进行物理隔离。从经济、及科技、文化、民族情感方面打击俄罗斯即便此次俄方能够达成目标,将乌东切出独立,其在邻近的东欧国家中也会留下强烈的危机感,恐俄、排俄的情绪不会在短期的时间内就会消除的。夸张一些说在俄罗斯与东欧国家间一道“铁幕”正在形成。并且由于制裁俄罗斯经济必然遭受重创,经济的问题和对俄罗斯的各种制裁必然会拖慢其军事现代化的进程,在未来的大国竞争中美国可将更多资源用于应对中国的军事崛起。

对于欧洲来说受到的打击则是间接的。在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中欧洲的法、德、意等主要大国原本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在冲突的爆发前是希望灭火的,可又受到自身在价值观上的“政治正确”的影响不愿对俄罗斯作出安全承诺。在北约内部又不是能左右北约政策走向的决定力量。所以在在冲突爆发前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漠视了普京总统的外交喊话。但这次欧洲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代价会越来越沉重。欧洲这次失去了一个稳定的能源供应渠道和许多原材料来源渠道。失去了俄罗斯及俄罗斯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的市场。在自己的东部边界树立了一个巨大而危险的对手。由于这些危险因素的存在欧元的市场地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欧洲的金融安全体系也会受到冲击。原本随着英国脱欧,英国的许多金融服务业务都转向了巴黎和法兰克福,但受到这次这次冲击也许会有一些业务会回流英国,这也是这次英国随着美国上蹿下跳的原因之一。原本英国作为欧洲大陆的孤岛国家,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动荡都会给英国带来好处的。美国后来学了英国,由于美国处在远离其他大洲的北美洲,其他大洲出现的动荡美国都能从中捞到好处,如一战和二战。

对于中国,美国希望通过这次对俄罗斯规模空前的制裁措施对中国起到一个恐吓的作用,希望中国看到美国带领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后放弃或推迟祖国统一的进程。利用俄乌冲突中我国对俄罗斯的同情态度打击我国在西方不明真相的民众中塑造中国帮助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形象。在中国周边国家如日本、韩国、东盟中的部分国家加深对中国的戒备心理。由于俄乌的冲突客观上导致这几年如火如荼的中欧班列受到了干扰甚至阻断,这也间接的打击了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

这样看来美国这次是不是又赢麻了呢?其实也不是,通过这次俄乌冲突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那就是对付流氓,你老和他讲道理是不行的,手里要有一些家伙式,也不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有个大号的“狼牙棒”就成,但要个大、力沉,让流氓明白惹急了我给你一棒子你就受不了,而且也要让对方看见。不能老藏着,要不对方总以为你拿的是“小木棍”所以总是挑衅。

有人说现在美国的霸权的根本有三个支柱科技、美军、美元,也有的说美国的霸权支柱是美军、美元、美媒。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美军和美元是美国霸权的支柱是被认定了的。

美军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但这么强大的美军在这次俄乌冲突中只是作壁上观,因为在美国毁灭和乌克兰毁灭的选项下美军只能选后者。未来在我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提升后,美国的选项还只能是保自己。所以美军再强大我国只要有今天俄罗斯的战略能力和决心,让美国不敢阻碍我们的祖国统一行动就行。

由于此次俄乌冲突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隔岸观火,这凸显了在欧洲安全方面北约集团的局限性。这让许多欧洲国家的社会精英充分意识到欧洲人自主防务的重要性。多年以来“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开始加速。未来欧洲人会更加注重由欧盟自身而非北约来主导欧洲的安全防务。美国介入欧洲事务的主要抓手就是北约。俄乌冲突从长远上是否会削弱北约还需要观察。

科技的问题,本质上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统治集团的意志,如果统治集团都是反科学的(就像晚清政府那样)科技水平是无法上去的。二、国家的经济实力,搞科研是要真金白银的投入的,没有钱科研人员的薪资待遇上不去就很难选出和留住人才,科研仪器、设备,大型的科技基础设施都需要钱,培养人才的教育也需要钱。三、国民人口的智力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四、人口的数量,人口太少的国家也很难成为科技大国。如果用这四点来衡量我国与世界主要科技大国我国是不差的,甚至说还有一定的优势。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政府从1949年成立之初就对科学抱有极大的热忱,几代领导人没有出现反科学的人出现。我国的经济实力发展到世界第二,现在每年在科研,教育方面的投入也是世界第二(按购买力评价法可能已经是世界第一),但科学研究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我国以前的投入不足,欠账多,这些不是在一两年内就可以赶上来的。但我们努力方向是对的,时间在我们一边。中华民族的智力水平在世界各国人中应该是属于高水平的,并且中华文明也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我们家长的“鸡娃”程度在世界上也只有同处东亚的日、韩可以媲美了。而且我国人口众多,有十四亿人。这些都是世界其他国家不可以比拟,就算美国也不行。

美媒就是舆论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十分擅长此道,我们在这一方面看上去还比较被动。近些年我国开始注重这一方面了,“要讲好中国的故事”。其实在舆论战、媒体战或称国际话语权方面,我也有一些看法。

首先我们自己要将本国民众舆论宣传方面要占有绝对主动。前些年“网络大V”盛行,西方的“带路党”以各种形式对我国进行渗透,这样是不行的,该管的管,该禁的禁。特别要留意一些西方的NGO以民间或半官方的方式侵入我国。这方面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国近些年所经历的就是最好的例子。

其二“讲好中国的故事”应该主要针对于广大非西方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国的民众和政府。在亚非拉我们有众多好朋友,我国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也没有犯下西方在这几个世纪所犯下的殖民统治大罪,我们没有贩卖过奴隶、没有贩卖过毒品、没有颠覆过别国政权、没有屠杀过这些地区的人民,一句话我们手上没有“血债”。我们去干的就是修路、造桥、做生意。我们和当地人讲“中国的故事”会有人听。但重点是我们要去讲和要怎么讲,这些需要国家进行顶层设计。

其三我们对美国等西方国家“讲中国故事”他们是不爱听的,这不仅是在政府和社会精英层面,在普通百姓中也是如此。近五百年的世界历史主要是围绕着西方国家来书写的,这在西方国家民众中形成了对中国的一种心理优势。西方普通百姓还普遍认为我国专治、落后,这些是从1840年以来再到1900年的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形成的对中国的心理优势,不是我们讲几个故事就能消除的。因为我们的首都在近一百年来多次被西方占领。西方人讲求是实力的,几个世纪前法国人还认为日耳曼人是“野蛮人”,只有当德国人到了法国巴黎的镜厅加冕了德国皇帝,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都把法国打的灰头土脸,法国人才尊重德国。今天俄罗斯在欧洲的地位是二战中数百万苏联红军浴血疆场而来的,今天几乎所有东欧国家的首都都是苏联红军从纳粹铁蹄下解放出来的,直至占领了纳粹德国的首都柏林。欧洲人到现在还念念不忘的“黄祸”是成吉思汗的铁蹄扫荡过欧洲平原的结果。说白了如果我们想让他们的百姓从心里尊重你,那么我们军人的军靴要踏过对方国家首都的土地,当然是以非和平手段。否则短时期内扭转我们在西方百姓心中的看法是不可能的。日本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异军突起,大有超过美国的势头,但那又怎样,在西方人的口中也就落在下个“经济动物”的绰号。其实这种普通老百姓的心理优势不但在西方,在我国也有,由于我们在1962年的中印边境冲突中取得胜利,到现在在我国普通百姓心中对印度的态度还是比较轻慢的,称印度为“阿三”、“三哥”等。印度这些年发展还是不错的,如果放在全世界来比较还是很出色的,不然它也不会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但我们的网络上充斥着印度的各种负面报道,给人一种印度只会出“奇葩”的印象。难道印度就没有正面新闻吗?不是,就是因为我们对印度的这种民众的心理优势使我们在看报道的时候不自觉的有选择的就会关注印度的“奇葩”行为。西方人对我们也是一样的,我们好的一面他们也会往坏处想。他们攻击我们的新疆问题,无论我们怎么和他们讲我们在新疆的社会治理非常好,但他们的百姓就是不信,强大的美国利用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力都无法征服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穆斯林,新疆同样是穆斯林聚居区,你东方的中国人使用非暴力手段凭什么成功。当我们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拿出了全球最亮眼的成绩,但他们同样不愿相信,他们宁愿相信中国的低感染率是你们的人们想鸡鸭一样被关在“笼子”里的结果。我们拥有“高傲”的自由(包括自由的选择感染,被动的选择死亡)。当中国快速的研发出新冠疫苗后,他们宁愿相信中国的疫苗是“白开水”(可惜现在国内还有一些谄媚西方的人也相信)。当我们的科研部门和企业在5G等新型通信技术上取得突破,他们就会怀疑5G技术会不会被中国人夹杂了“东方的巫术”。

其实并不是西方媒体不愿报道中国的正面消息,而是他们对中国的正面报道不符合西方百姓的心理预期,他们愿意看到中国现在还是多么的落后,中国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他们是是我们救助的对象,他们还在受苦受难,我们买中国的商品相当于的十四亿穷人的救济,中国人靠我们才能吃上饭。这符合它们对中国的心理优势预期,所以这样的报道才有人看,才会在他们心中产生共鸣。

如果将目光投向二三百年前的世界,从1793年英国派马格尔尼来华,乾隆皇帝对使团的傲慢,再到1841年“三元里抗英”时百姓相信“洋人腿不会打弯”。这些都是那一时期清朝从统治集团到小民百姓对洋人的心理优势,而且是国家从上到下还很享受这种心理优势,但后来的事实是被洋人的坚船利炮打的几乎亡国。举国上下的心理又颠倒过来开始“恐洋”、“媚洋”了。也许只有等到有一天西方国家的人民突然发现自己落后太多,中国已经引领了新的一次工业革命,他们才会重拾对中国的尊重。

美元的问题原本就是一个铸币权的问题。此次俄乌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制裁,这些制裁貌似十分可怕,包括将俄罗斯排除出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切断俄罗斯最赚钱的外贸业务-能源对欧洲出口。目的是打击俄罗斯的经济。并且还施压中国一起对俄罗斯进行制裁。这里就要指出西方从政治精英到普通百姓都缺乏历史文化底蕴。中国的普通小学生都知道“唇亡齿寒”这个成语。我们这次如果跟随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那么就不仅仅是一个俄罗斯,而是在广大亚非拉的非西方国家失去未来防抗西方的信心。二战后有那么多的国家摆脱了西方殖民统治是与当时的苏联密不可分的。在苏联解体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会肆无忌惮的对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南斯拉夫等国下手,因为没有了牵制的力量。如果中国支持对俄罗斯进行制裁,俄罗斯倒下了,立刻在中亚、南亚、东南亚、中东就会成为西方国家瓜分的盛宴。中国会在世界上被彻底孤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会将各种制裁施加到我们头上。

许多国内的“公知”总认为我们是非民主国家,如果我们实施了西方式的民主中国就能融入到西方世界成为西方国家。这种想法简直就是白痴的想法。美国从来就不希望中国成为一个有西方民主模式的工业国,中美之间的矛盾也不是意识形态领域的(起码不是最主要矛盾)。这就像一战、二战前的英国与德国之间的矛盾,双方都是资本主义国家,那这两国争什么呢?本国的利益。具体来说美国对中国最舒服的时期就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的那十年,苏联刚刚解体,中国还没有发展起来,中国也还没有加入到世贸组织中来,美国在世界上一超独大。那时我们加工八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民航客机。美国几乎每年都要审议一下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一到这个时候我们的领导人就要去美国订几十架客机回来。那时我们对美国出口大量廉价的服装、玩具、家具、鞋帽等低附加值的轻工产品,美国向我们出口民用飞机、计算机(而且还不能是最先进的)、通信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日本也向我们大量出口白色家电(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照相器材等。由于我们的商品价格极低,美国人买衬衣、内衣、袜子等都是论“打”买(1“打”12件),是中国大量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工人用血汗维持着美国民众的优越生活。当然在客观上也发展了我国的经济,促进了我们的就业,提高了我国的人民生活水平。但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什么和我们翻脸呢?那是因为我们的产业升升级了,也开始生产中高端产品了,电脑、手机、白色家电、机电产品等以前都是从美国等西方国家向中国出口,我们只是出口初级产品,附加值低。但现在情况似乎反过来了,我们从美国大量进口农产品、矿产品、能源和原材料这些东西附加值低,而且以前从美国进口民航飞机,现在我们也开始研制C-919、C-929等大飞机了。虽然我们认为我们研制的飞机的主要市场是我国国内,不会对美国本土市场形成冲击,但美国认为中国市场原本也是美国的,我们动了他们的奶酪。美国人认为说好的我生产高端,你生产低端,到现在你高、中、低端全生产了,那我的利润呢?我过去的美好生活呢?三四十年前无法想象中国每年会从美国大量进口大豆、水果、海鲜、猪肉等农产品,所以美国认为他们吃亏了。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单一市场,世界各地的优质产品都会廉价的销往美国,美国利用的是其市场优势地位。失去了美国市场,世界上没有其他的单一国家市场来消纳。但随着中国的崛起我国对全球优质商品的需求显著增加了,销往美国不是唯一的目的地了,美国有了竞争者。举个例子,我国国人近些年对车厘子的购买热情非常高,一方面是好吃,另一方面,它的上市时间是我国的冬季正是我们的新春佳节时间,自己过节吃,送亲朋都不错,但在中国市场没有发展起来之前,车厘子主要是销往美国,由于没有竞争价格还会被压得很低。现在出现了中国这个大卖家,卖家就有了更多的议价权,美国人就会觉得是中国人让他们吃不到以前那样质优价廉的车厘子了。所以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的今天,就不断有声音在说中国人吃肉让世界怎样怎样了,中国人吃鱼世界会怎样了,恨不得我们都去吃草。可叹我们中有一些人还在为别人摇旗呐喊。

那中美之间争什么呢?我们来打个比方,好比世界原来的产值是5000,美国占3000中国占500,剩下的是世界其他国家(只是打比方不代表真实情况)。我们向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呼吁大家一起发展世界经济,将世界经济这个蛋糕做大。后来世界产值发展到了10000,美国占4000,中国占3500,大头还是美国的。但是美国人的逻辑他们应该得到6000,中国应到1000,可中国说我们努力多,贡献大我们就应占得多,你美国从3000涨到4000不也增长了吗?但美国认为你长了2500是占了我美国的便宜了,还应该按以前的比例来执行,这就是美国利用旧有的国际经济秩序和国内的法律规则来打压我们。未来世界经济规模做到了15000或20000,美国的份额可能到5000、6000,我们要争取8000到10000的,我们争得是未来的发展权。对世界经济秩序我们将从被动的接受者成为新秩序制订的参与方。好处不能都被美国人占了。

一些人认为我们现在不跟随美国等西方国家,他们会和我们脱钩,问题是我们顺了他们,他们就不会和我们脱钩了吗?美国的目标是中、俄,一旦俄罗斯被干趴下,反手美国就会和我们干,而且会更狠。而且脱钩这个概念也不是俄乌冲突后才有的,美国近些年一直在喊与我脱钩。脱钩不脱钩或说脱钩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美国是否能找到中国的替代者,如果找得到就能脱钩,找不到就不能。首先,将中国这部分产能转回美国本土是不可能的,让美国人再次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他们是不干的。再就是走数字化、自动化这条路,看上去挺可行的,但问题是美国的工会势力太强大了,他们反对自动化。比如在我国十分高大上的自动化港口码头在美国遭受到了工会的强烈抵制,因为他们认为那样会使码头工人失业。在其他许多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都有这种情况。再就是增加劳动人口,但要达到中国这样的生产规模不是移民几十万、几百万就成的,那是要吸纳数千万移民的,那美国直接就会成为发展中国家了,这无论是在它们的百姓中还是社会精英中都是无法接受的。如果到美国以外的国家来找也可以,但这需要这个国家人口众多,一般小国做不到,这样就剩不下几个国家了,最关键的是那些国家政府有能力配合。我国的对外开放发展经济,外国资本家来我们这投资建厂,只负责赚钱和消纳劳动力其他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水电等全由国家用举国体制举全国之力来解决,再有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教育、社会治安、医疗卫生也是由国家解决。世界上其它国家有这样的条件吗?你让外资老板投资建厂可以,让他们修路造桥、建电厂、办教育、搞医疗、管治安他们会干嘛?干企业的成本不完全是人员工资成本,原材料、零配件配套成本,能源成本、运输成本等。再有中国自身的国内市场规模巨大,许多在中国的外贸企业是靠外单养人,内单赚钱,亦或是相反。而许多国家自身的国内市场不大,主要依靠国外市场,一旦国外市场有个风吹草动就会十分被动。例如受“新冠疫情”影响,欧美市场萎缩,一些中国以外的对外加工企业处境十分艰难许多就直接裁员停产了。这些都是在中国的外贸企业独有的优势。

我们现在比较吃亏的就是美国在美元方面的霸权。美国利用其美元霸权毫无节制的开动印刷机印美元,以此来维持自己在世界上一超独大的地位。我们的劳动者辛勤的劳动,生产出琳琅满目的商品被他们用印刷机印出的“绿纸”换走,从而维持着美国人富足的生活,反过来他们还认为是自己养活了十四亿中国人,这有些像资本家养活了工人还是工人养活资本家的问题一样。但好歹资本家的工厂还提供了厂房、生产机器、原材料。我们对美国是我们自己提供厂房、机器、原材料、劳动力,美国只是出了“绿纸”,而且嘴里还骂骂咧咧的。我们是资本家、工人一肩挑,他们就是一个印刷厂,凭什么呀?他们凭的就是世界各国对美国国力的迷信,这强化了美国国家信誉。美国的国家信誉就像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皇帝的新装》的现代国际关系版。美元资本和美国新闻媒体就是那两个骗子。美国的国家信誉就像穿着“新装”游行的皇帝。世界各国像皇帝身边的大臣和百姓。其实几乎所有国家都看出了美国这种无节制的印美元是不可持续的,但谁也不去主动提出,怕被别人认为自己愚蠢。并且美国还狂妄的提出“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可当今的世界是信息社会,不断有“小孩子”在人群中小声说“他什么都没穿呀。”也许有一天这会成为全世界的吼声,但在此之前,我们有多少真金白银被美国资本坑走了呀。

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持续的去美元化。在央行外汇储备和对外贸易结算中尽量减少美元的使用。这次的俄乌冲突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我们现在对俄贸易中去美元俄罗斯肯定是支持的。说我们“雪中送炭”也好,“乘人之危”也罢,我们与俄罗斯贸易中使用人民币或卢布结算他们肯定支持。并且,俄罗斯还可以去影响中亚地区国家接受人民币。

对欧洲国家的贸易我们应尽量使用欧元结算,引导国内企业在报价、结算环节使用欧元,国家还可以帮助企业搭建这方面的平台。如果我们主动在对欧贸易中使用欧元,欧洲国家大概率不会反对。支持欧元就能起到分化美元的作用。在亚洲国家中,东南亚是我们第一大贸易伙伴,对他们的贸易也应减少美元的适用,可以使用欧元替代一些,在关系有好的国家如柬埔寨、老挝、缅甸等加大人民币的使用比例。对日本贸易可以适当提高日元结算比例,这样可以降低一些我们去美元化在日本方面的抵制情绪。,而且日元也还是世界主要货币,日本还是世界上第三大经济体。对韩国贸易还是使用美元,让“韩棒”多持有一些“绿纸”长期看是对我们有好处的。最近沙特等中东国家开始于我国讨论在对华出口石油、天然气的采购结算中部分使用人民币。这一信号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沙特等国在美国“军师”的策划下,利用人民币结算为诱饵促使我们增加对他们石油、天然气的采购量,减少我们从俄罗斯的采购量,间接打击俄罗斯经济,进而离间中俄关系。毕竟美国和沙特在冷战中后期就唱过一次这样的“双簧”。第二种可能是海湾中东国家对美国国力及美元的公信力产生了质疑,不希望将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了。因为现在以美元结算的体系里,不管这些国家在石油、天然气上赚多少钱,赚的钱还是要买美国的国债,买美国的武器为美国交“财富税”,这也是这些国家的悲哀之处。对一些我们有市场支配地位的进口商品如铁矿石、煤炭、大豆等,我们应力促加大人民币结算的力度。对美国的贸易现阶段还是要使用美元而,一方面不会过度刺激美国,另一方面使用美元而不是部分使用人民币,也能堵住一些美国流动资本自由进出我国金融市场的渠道,减小一些我们的金融风险。美国的那些“热钱”席卷过世界许多国家,我们不得不防。我们还应大幅降低美元资产的持有量,这包括应大福减少所持有的美国国债,限制国有金融机构持有以美元计价的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从这次对俄罗斯的制裁看这些资产很容易就被美国冻结甚至是冻结没收挪用。美国对阿富汗资产就是那么做的。而且还要劝阻一些个人对美元资产的投资,这次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一些富豪的资产也不放过。再有我国的对外贷款和对外援助也应尽量以人民币或欧元为主尽量减少美元的使用。总之一句话,不遗余力的推行去美元化。现阶段是帮助欧元对抗美元,稳步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的结算水平,促进国际多种货币的使用。如果我们能尽量降低美元的作用,那么在未来可能发生的统一战争中美国就有少了一种制约我们的手段。人民币国际化计划提了好多年了,这事是拖不得但也急不得,要稳中求进,瓦解美国的霸权最重要的是瓦解美元霸权。此次俄乌从图会在现代国际关系方面产生巨大而深远的改变,我们应利用好这次历史机遇,先从改变美元霸权开始。

 

站务

全部专栏